寫下港島第一印象:香港業餘博物學家克拉克·亞卑路|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克拉克·亞卑路
(1789-1826)
專業:外科醫生
訪港時間:1816年7月9日至13日
博物興趣:植物、地質
時為18世紀,歐美興起博物學,研究範疇包括今天的地質學、植物學、生物學、人類學、氣象學等。當時大部分博物學家都以業餘身分參與研究,包括我們今天熟知、提出天擇演化論的達爾文。在那時代,「業餘」與「專業」之分並不在於知識與技巧,而是在於是否受薪,「專業」人員受薪,「業餘」研究者則以興趣為先進行博物研究。亦因此,那時的業餘博物家更受尊崇,因為能有空餘時間、人脈、財力和學識,不收分文進行博物研究,是上流社會的身分象徵。
而我們第一位要介紹的人物,就是史上首位以博物學角度,著書描述香港島上植物及岩石的西方博物學家——克拉克·亞卑路。他正職是位醫生,是英國阿美士德訪華使團的首席船醫。熟悉晚清或香港史的朋友,應該有聽過阿美士德使團。他們是大英帝國遣使來華,尋求開放商埠的第二個訪華使團。使團在叩拜禮上與清廷分歧,未能謁見嘉慶帝。此行再次無功而還,埋下了鴉片戰爭及清廷最終割讓香港島的伏筆。但那是後話,讓我們暫且回到此趟航行上。
遠航船在航程中經常要補給靠岸,船員亦會趁機登岸探索。醫生大多對動植物有認識,因此不少船醫都與在英研究組織連繫,兼任旅程中的博物研究員,採集途經地點的動植物和岩石標本回英。事實上,亞卑路便是由英國植物學泰斗,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引介加入大使團的。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邱園)更特別派遣專業植物護理員同行,助他沿途採集並製作標本。
1816年,使團船隊甫進入香港水域,亞卑路便在船上觀察南丫島,並登上港島,花上一天半在港島和另一小島(估計為火藥洲)採集岩石和植物標本。但船隊回程時遇上海難和海盜,使他失去所有採集品。即便如此,1818年,他還是憑藉旅途筆記,完成《1816年與1817年中國內陸之旅與航行紀事》一書,當中仔細記錄來港兩天的所見所聞,是現代科學描述港島大自然的第一個紀錄。
而書中第一頁收錄的,就是以香港仔瀑布(即今天的華富邨瀑布)為題彩色插畫,是描繪香港的最早期西洋畫之一。將此畫放在全書第一頁非關美景,是為了表達島上有清潔水源,是補給良港。
芒萁則是亞卑路在香港篇章中唯一提及了兩次的物種,他寫無名島上「除了芒萁,幾乎甚麼都沒有」。他原將芒萁鑑定為Polypodium trichotomum,後來參考了瑞典博物學家出版的《日本植物誌》,更訂為Polypodium dichotomum。今天芒萁仍常見於香港野外,學名已改為Dicranopteris pedata。
書中雖寫到他在港島見到盛放的桃金娘和地菍等,惟總結港島風貌時,他指「遠看頗豐饒,但我所到處都很荒蕪(Every part of Hong Kong that I was able to visit is remarkably barren)」。無獨有偶,書出版後廿多年,即1841年,時任英國外相巴麥尊評價香港島,就留下了香港島「鳥不生蛋」的名言,其英文原文亦用上了barren一字: 「A barren rock with nary a house upon it」,指香港荒蕪到連一間像樣的房舍都沒有。
亞卑路在書序中寫道:「我評價事物是否準確,只能由他人判斷⋯⋯但我試着就我所見忠實描述。」
此系列內容節錄自2021年由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於香港科學館舉辦、首個以香港業餘博物學家為題的專題展覽「牠它他的生態半部曲」。展覽的歷史部分介紹與香港生態研究相關的7位業餘博物學家,以及圍繞他們周邊發生的博物學故事,嘗試將那些被遺忘的身影,和屬於他們的香港往事,呈現大家眼前。並透過他們的故事,從中疏理香港生態研究進程,一窺香港自然的絢麗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