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5、4、3、2、1,Happy New Year﹗﹗」在除夕夜倒數,是不少國家都有的節日活動。在香港的倒數熱門地點肯定是尖沙咀海旁或銅鑼灣時代廣場。原來在1993年前,香港主要的倒數地點就是中環蘭桂坊,可是1993年蘭桂坊慘劇令政府對重大節日的人流管制作出調整,使香港倒數地點變得分散。
關蕙農為其中最知名的月曆牌畫家,他的曾祖父關作霖曾跟隨英國畫家錢納利學習西洋畫技巧,是廣州著名的外銷畫家。關蕙農自己亦熟悉中國水墨畫及西洋畫,擅長繪畫少女型態,他為廣生堂設計出「雙妹嘜」打響名堂,及後為不少商家繪製月曆牌畫。
1974年,香港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首次花燈晚會,主辦單位為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前身 — 香港旅遊業協會、尖沙咀街坊會、銅鑼灣街坊會、東區民政處、市政局(2000年前負責港九市政的議會)共五個機構。香港旅遊業協會更捐出一萬二千元作資金,然而旅遊業協會如此「大手筆」的原因,其實是想保留香港的中華文化。
籠在早期香港有不同的作用,一方面是當時治安欠佳,燈籠是保障路人謹有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中、西方囍慶用的飾品。
1960年利物浦,約翰.連儂、保羅‘.麥卡尼、佐治.夏里遜及靈高.史達等組織一支搖滾樂音爵士樂隊,名為「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他們的音樂及形象歡樂、幽默俏皮、鮮明的蘑菇頭外表,立即在西方世界流行起來。1964年,這隊萬人迷樂隊前往香港及澳洲表演,結果引來數千人在啟德機場接機。
今日是英國慶祝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登基為王70週年(鉑禧)。而上一次香港隆重慶祝英國君主的登基紀念,已是1977年女王登基25週年的「銀禧」了。上回港識多史講述了香港在1977年年初的一連串慶祝活動, 其實下半年的活動同樣十分精彩,夏天時香港向英國派出了文藝代表團,另外11月底也有大匯演,而當年銀禧的影響更是持續至今,讓我們一齊看看香港當年的盛況吧!
今年是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登基為王70週年,在她治下的領土都會大肆慶祝「鉑禧」。上一次香港隆重慶祝英國君主的登基紀念,已是1977年女王登基25週年的「銀禧」了。港府舉行了一連串分佈於全年的慶祝活動,重頭戲是4月21日的大巡遊以及11月的大匯演。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2月時雅麗珊郡主訪港及4月21日時香港的慶祝情況吧!
「感情問題,一律建議分手」,廿一世紀自由戀愛是理所當然的事,「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最多也只是古裝片的兩句對白…
Continue Reading
聖誕節是一個由西方傳入香港的節日,聖誕卡當然亦一樣,最初只在香港的西人社群中流傳,慢慢在戰後被本地華人開始接納…
「仆街」是香港人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個詞語,亦是廣東話中一個罵人的主要元素。「仆街」主要有三個用法,其一為形容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