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寫下港島第一印象:香港業餘博物學家克拉克·亞卑路|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克拉克·亞卑路為史上首位以博物學角度,著書描述香港島上植物及岩石的西方博物學家。他正職是位醫生,是英國阿美士德訪華使團的首席船醫。亞卑路便是由英國植物學泰斗,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引介加入大使團。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邱園)更特別派遣專業植物護理員同行,助他沿途採集並製作標本。

由《良好秩序和衛生》到金錢龜 人類是怎樣關注動物權益?

近幾年大家都更關注動物權益,但愛護動物卻不僅是近年的事。香港首條與動物保護相關的法例是1844年公佈的《良好秩…

Continue Reading

【新界歷史】舊時shopping趁墟要睇日子?墟市原來不一定是街市

「墟」起初指村落、有人聚居而有進行商業活動的地方,而「市」就為由居民、農民自行組織、定期舉行的市集。村民可以定期在墟市購入日用品和食材,售賣的產品就因交通不便而因地而異,例如近海就多為漁業為主,而較近農地的就主要為農產品。在香港,較為人知的傳統墟市就包括聯和墟和石湖墟。

香港為什麼叫「香港」?從香港之名了解香港故事

香港得名由來很多,到底確實為什麼香港叫作「香港」,至今仍難以有個定論。但無論不同說法,從香港得名的傳說當中,也能了解到香港早年歷史面貌,以下五個說法你又有沒有聽過?

【香港溜冰場】香港幾時有第一個溜冰場?原來紅館曾經可以溜冰?

香港位於亞熱帶地區,長年濕濕熱熱,不要說下雪,連結霜也十分罕見。在這個氣候下,要發展冰上運動,就只好依靠人工溜冰場。自三、四十年代開始,香港出現不少「溜冰場」,麗池、中華、仙樂、九龍溜冰場等等。不過細心一看,這些溜冰場是滾軸溜冰場,並非有冰雪的溜冰場。因此在1972年荔園建立香港第一個「真雪溜冰場」時,特別強調「真雪」。

【香港動物園】荔園老虎走失記

作為香港戰後最著名的遊樂場,有機動遊戲、鬼屋、動物園、蠟像館,後來更起了個古城「宋城」,成為香港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荔園的動物園早在1952年便開幕,當時園方從南越進口了大部份的奇珍異獸。什麼豹貓、獵豹、馬來熊、黑熊和白猿等等應有盡有,當然還有大象「天奴」以及老虎「虎王」,對當時的香港人來說,能夠親眼看到這些動物,簡直是大開眼界。

【香港寵物】真係畀狗用,香港第一個狗廁所喺?

香港有不少愛狗之人,狗狗的排泄便是主人要處理的事情。六十年代,香港經濟情況開始改善,不少人都養小動物調濟身心,如何避免通街「遍地黃金」影響市容,是當時香港政府要面的問題。

【香港行乞】戰前香港行乞的故事

自從開關之後,香港街頭出現不少奇才,雙手倒立、吹簫演奏、賣身葬父,可是在香港行乞從很久以前就是非法的。早在1844年,香港政府訂立《良好秩序及清潔條例》維持社會秩序,而禁止行乞的部分便是效法英國於1824年通過的《流浪條例》(Vagrancy Act)而設立。一般而言,法庭會判處行乞者罰款、短刑期監禁及苦工等,按行乞對擾亂社會程度而定。

【高街鬼屋】香港精神病院的故事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卻因為華洋雜處的歷史,留下不少鬧出鬼故事的百年古跡,像《咒》一般的年輕人作死靈探故事俯拾皆是。其中1891年落成的高街鬼屋,雖翻新後拆得只剩下外牆,其鬼談仍在民間口耳相傳,鮮少人知道其歷盡香港一個世紀精神科創建史。為甚麼一座精神病院會變成鬼屋?讓我們從頭說起。

【香港本地遊】六十年代的青衣熱門景點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負擔到出國旅行,但本地遊卻非常受歡迎。青衣島當時尚並未發展成新市鎮,島上不但有富豪的別墅,而且有大大小小的農場,還可以上山下海,令青衣成為了當時其中一個本地遊熱點。

1 2 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