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交通】香港泊街幾時要畀錢?咪錶的故事

一九三三年美國為解決遺例泊車問題,提議製造停車收費機,香港人又稱它為「咪錶」。兩年後,首個咪錶面世,當時的咪錶用發條計時,無須用電。

戰後香港經濟轉好,市民收入增加,可以負擔汽車。於是車輛泊滿街道,違例泊車的情況嚴重。為解決問題,政府購買二百多個咪錶,希望車主將車輛放置在政府規定的車位。咪錶起初主要集中在中區,包括遮打道兩旁、德忌利士街,砵典乍街、域多利皇后街。

當時收費為五毫子兩小時,亦可以一次過投下兩個五角,停泊四小時。這樣的做法不但可以增加庫房的收入,而且改善了道路交通,政府當然大力推動,而媒體亦大肆報道。

初代咪錶
A close-up of a newspap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香港政府在1950年代新設咪錶(圖片來源:華僑日報,1959-03-05)
1958年的窩打老道,中間的是咪錶停車位(圖片來源:gwulo)

相反,另一班持分者就大力反對這項政策 – 這群人正在就是車主。當時代表香港有車階層的香港自由車協會會長文尼指出,車主本來已經要負擔繁重的稅項,現在又要收取街邊停車費,負擔極大。再者實施街邊停車收費只能增加政府財富,對改善違例泊車問題沒有成效。一眾車主對於這項新措施表示不滿及懷疑,他們甚至稱呼停車收費機為「吃角子之老虎機」或「虎機」。皆因要在街上泊車必須首先投下角子,餵飽了它才可以停泊,可見一眾車主對這項政策並不歡迎。

A screenshot of a newspap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車主當然反對停車咪錶。(圖片來源:華僑日報30-04-1959)

剛剛安裝的咪錶(圖片來源:華僑日報, 1959-04-01)

在停車收費實施的第一天,這些「角子之老虎機」成效極低,只是徵收到六十七元,有些市民甚至投下一角當作五角欺騙政府。但在第二天,用家已增加不少。據工商晚報所說,遮打道上的車位全部泊滿。停車收費機安裝了兩個月後,為政府帶來了二萬多元的收入。政府看見收益可觀,便大量引入街邊停車收費器。

在1962年,中區的停車位多達三千個。隨着港島發展,警方亦預計會提供更多車位,總數將達八千個。其後,停車收費機不再限於港島,政府計劃增加一千五百部機在九龍,預料在1962年年底啟用。

A close-up of a newspap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有人用一角當作五角使用(圖片來源:工商晚報 21-05-1959)

60年代香港的咪錶(圖片來源:City of Melbourne Art and Heritage Collection)
1967年尖沙咀北京道的咪錶(圖片來源:gwulo)

由於「入銀仔」不方便,又有市民存心欺騙政府,所以政府在1998年推出電子咪錶,用類似八達通的「易泊卡」付款。但「易泊卡」不設增值功能,餘額不足就只可以再買一張,所以這張卡也不見得十分方便,更做成浪費。怨聲載道之下,「易泊卡」於2004年被八達通全面代替。

二零二二年,政府再次更新停車收費機,加入三大功能,與時並進。第一,新款咪錶支援多種付費方式,包括Mastercard,、微信支付、支付寶香港等等。第二,車主可以用「入錶易」應用程式遙距付款,不用親身到車位付款。最後,咪錶配備感應器,可以提供實時資訊協助車主尋找車位。下次出街時不妨留意一下街道上的咪錶吧!

交通史

• 12 9 月, 2023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