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聖誕快樂】歷代香港聖誕卡有什麼不同?

聖誕節是一個由西方傳入香港的節日,聖誕卡當然亦一樣,最初只在香港的西人社群中流傳,慢慢在戰後被本地華人開始接納…

Continue Reading

1

【粵語由來】睇人仆街最開心?到底仆街點樣嚟?

「仆街」是香港人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個詞語,亦是廣東話中一個罵人的主要元素。「仆街」主要有三個用法,其一為形容人真…

Continue Reading

《教科書不會教的36 個香港歷史人物》再版後記

在出版界,書展是大事,新書出版趕得及書展就是能接觸最多讀者的最有效宣傳,然後,《教科書不會教的36 個香港歷史…

Continue Reading

2

【歷史博物館】捉到條毒蛇,送去博物館做展品?

至於大會堂博物館,他們的宗旨是展出「Any objects of general interest will find place in the Museum」(任何對大眾有益的物品均會在博物館展出)。藏品主要以市民、其他地方政府捐贈及借出為主,放置在精緻玻璃櫃內展示。

【香港夜生活】的士高、卡啦OK — 七、八十年代香港夜生活

常聽說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紫醉金迷、夜夜笙歌不夜城。當時香港不論是年青人還是大富豪都沉醉於香港夜生活,而Disco的士高和卡啦OK便是當時最新潮玩意。

【獅子山下】香港也用歌曲粉飾太平?

每當社會有危難或巨變,市民都難免會感到不安而需要尋找安慰。有人會以娛樂麻醉自己,有人會尋求宗教信仰,同時音樂亦是另一種安慰劑。可是不少人/政府亦會利用音樂能治療人的特性,用以粉飾太平和提供空洞正能量,讓我們回溯一下三段危難時期的音樂。

從《獅子山下》歌詞可見,強調「同舟共濟」建立香港「獅子山下」這種拼搏團結的身份認同精神。同時亦強調香港人是「同舟人」,需要「放開矛盾」,此亦是回應當時社會分成左右兩派的現象。

【香港重光】鳳鳥復興,漢英昇平 — 重光郵票設計的藝術

1941年12月香港被日本佔領,三年零八個月是香港最黑暗的日子之一,所有英美加藉人士被囚禁在戰俘營,其他港人也要活在日軍極權壓迫之中。儘管在這黑暗歲月,郵政局長榮鍾思依然保持希望,堅信盟軍終會勝利,於是在赤柱戰俘營設計出「鳳鳥復興,漢英昇平」重光郵票。

【香港電視】無視亞視收視大戰

但對比起現在的「一台獨大」,六七十年代的電影台卻是「三國分雄」,分別是無綫電視,佳藝電視和麗的呼聲電視(即是亞洲電視前身)。作為香港第一間電視台的麗的在1957年5月成立,但一開始麗的卻不是免費電視,而是像現在的NOW一樣是收費,每月70蚊。

【牛津論壇】王韜——牛津演講第一華人?

如果對中國現代發展或香港印刷歷史有了解的朋友,應該都會聽過王韜的大名,王韜在中國被譽為「中國第一報人」,1860年代開始上書獻策求變法,指不應過份在意與洋人通商,更早在1870年代提倡中國廢除君主專制而轉行君主立憲,對中國變法的提議比起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改革早近二十年。

【主教山水庫】「基建商業行先」政策 今時今日如何自救古蹟

主教山配水庫風波擾攘一天,事件由熱心市民留意到回填工程展開而開始,令人咋舌的是,回填工程範圍內的配水庫竟然是愛…

Continue Reading

1 2 3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