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英女王】香港慶祝女王登基銀禧(下):銀禧慶祝大匯演

適逢英國慶祝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登基70週年(鉑禧),上回多史講述了香港在1977年上半年慶祝女王登基25週年(銀禧)的了一連串慶祝活動詳情按此,其實下半年的活動同樣十分精彩,夏天時香港向英國派出了文藝代表團,另外11月底也有大匯演,而當年銀禧的影響更是持續至今,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年香港其他銀禧慶祝活動吧!

6月初

港府考慮了本地氣候,沒有跟隨英國把慶祝活動安排在6月初,但並不代表香港就此缺席。6月2日女王加冕24周年當天,英軍在添馬艦鳴炮致敬,同日行政及立法局首席議員簡悅強爵士和鍾士元爵士離港赴英參加慶祝活動。

英軍在添馬艦鳴炮21響致敬(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6月7日是英國慶祝活動的正日,港督麥理浩之太太作為女童軍協會(香港分會)會長出席女王登基銀禧植樹日,在港島大潭的新德倫總部 (Sandilands)種下1棵銀葉桉樹。 

另外,當局按傳統頒發女皇銀禧獎章,共有140位香港居民獲得獎章。獲獎的顯要包括港督、布政司等人,市政局議員葉錫恩及慈善家鄧肇堅也名列表上,三軍人員方面則大概每40個人就有1人獲頒獎章 。

歌舞樂團赴英巡迴演出

香港趁着銀禧,在7月底向英國派出由舞蹈團、合唱團及中樂團組成,有62人的「銀禧紀念香港歌舞樂團」(The Hongkong Sivler Jubilee Company)在36日內於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共10個城市巡迴演出18場,透過年輕人的表演展示香港的文化和活力。當局在選派代表時也別具心思,除了香港中樂團外,大部分演出者均是學生,而過半的團員是在過去25年內在蓬勃發展的香港出生和成長。

香港學生中國舞蹈團在英表演的兩款舞姿(圖片來源:香港1978年: 1977年的回顧)

7月24日英國氣球及飛船協會在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慶祝銀禧活動,當日有50個熱氣球升空,其中有由國泰航空擁有的熱氣球國泰一號。它是由英聯邦高度紀錄保持者,國泰機師Geoff Green所操控,升空後展示了香港及英國旗,熱氣球及後亦接待了2月時曾訪港的雅麗珊郡主。

大匯演

當局於八月初公佈銀禧慶祝活動的重頭戲─大匯演之詳情,簡悅強爵士指大匯演將展示香港在過去25年的成就,而逾2000名的表演者中主要是學童。匯演在11月20至25日在政府大球場舉行,6場表演共花費80萬港元,門票售價分別是1或5元,共有15萬現場觀眾,表演盛況之後亦在電視台播放。

表演被譽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的戶外表演,除了有巨型垃圾蟲出場,更有軍方的參與,帶來了名聞遐邇的英國紅魔鬼跳傘隊示範跳傘等等。而有關香港生活的表演包括由1300名學童表演中國舞,主題是5個傳統中國節日(農曆新年、天后誕、七夕、中秋節及端午節),其他18間中小學的學童亦表演講述本地生活的現代舞蹈(展現工廠生活、小販買賣、乘公共交通工具、捕魚、觀光),場地上亦有超過60米長的巨型複式銀幕,播放香港古今的相片。由於學童均需在學校每週訓練兩次,11月時更多次在夜晚不斷練習,壓力之大甚至招來家長的投訴 。

皇家海軍人員表演高空花式健身操和裝架野戰炮(圖片來源:香港1978年: 1977年的回顧)
以天后誕和中秋節為主題的表演(圖片來源:香港1978年: 1977年的回顧)

新界的慶祝活動

11月20日至12月4日新界亦有多處舉辦了慶祝女皇銀禧的活動。元朗在11月25日舉辦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巡遊,耗資卅萬元,吸引數萬觀眾現場欣賞,巡遊過程更在亞洲電視上播出。

銀禧的影子

雖然1977年距離現在已經頗遠,但當年的一些慶祝活動時至今日仍然留下他們的身影。

英女王喜歡賽馬,港人也是,所以貴為「英皇御准」的香港賽馬會也在1977年舉行銀禧紀念挑戰盃,賽事途程為2230米。現時賽事已改稱女皇銀禧紀念盃,更是香港速度系列次關賽事,總獎金達1200萬港元。

而銀禧慶祝活動的最重要遺產,正正是位於沙田,前身為銀禧體育中心(Jubilee Sports Centre)的香港體育學院。整個計畫的所需資金,一部分來自英女皇銀禧紀念基金會(The Queen’s Silver Jubilee Appeal Fund)。這個基金的成立是要把銀禧慶祝活動所籌得的資金,全用於香港,並令社會的年青人得益。

各界為此踴躍捐輸,善款來自多個途徑,例如步行籌款、銀禧紀念歌舞樂團在英表演的收入及出售紀念硬幣。銀禧體育中心最終耗資一億五千萬元,其中1,250萬直接來基金會。而這個位於沙田的體育中心為香港人孕育不少精英運動員,令香港得以在國際體壇大放異彩。

一枚刻有香港字樣,很像硬幣的銀禧紀念章(medallion),但官方沒有發出紀錄,未知是否與銀禧紀念基金有關。

另一方面,當局也以別出心裁的方式為慶祝活動畫上句號。原先港島域多利道東端有一紀念碑,在1897年女王維多利亞登基鑽禧紀念時,紀念碑下埋有玻璃瓶作時間囊之用,載有當年的報紙及硬幣。時間囊在1903年被重置,並放入當年的報紙。1977年紀念碑遷至域多利道與摩星嶺道交界的現址,時間囊被開啟,物品在尖沙咀星光行的香港博物館中展出。

為紀念今次銀禧,當局特地設計更大的時間囊,裝有氦氣的它可以保存文物一萬年。新的時間囊除了裝回舊時間廊的文物,還包括當時的華僑日報及南華早報、銀禧紀念郵票及首日封、慶祝活動節目表、香港街道指南、紀念碑原址相片及地圖、記錄時間囊的歷史及發現經過之文獻及一份女王陛下口諭的副本。

署理港督羅弼時(Sir Denys Roberts)在12月22日主持紀念碑遷址儀式,並恭讀女王口諭,指陛下認為重新埋下與她銀禧相關的文物之時間囊饒富意義,並謹祝現在及將來的香港居民事事如意。紀念碑亦鑲有紀念此事的牌,更與1897年的碑文不同,今次是以中英雙語所寫。而隨着時間囊放入紀念碑,一連串的銀禧慶祝活動也完美落幕。

羅弼時與兩名港大教授把時間囊放入紀念碑(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英女王

• 2 6 月, 2022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