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中秋節】香港首次花燈晚會,竟是想保留中華文化?

1974年,香港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首次花燈晚會,主辦單位為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前身 — 香港旅遊協會、尖沙咀街坊會、銅鑼灣街坊會、東區民政處、市政局(2000年前負責港九市政的議會)共五個機構。香港旅遊協會更捐出12000元作資金,然而旅遊業協會如此「大手筆」的原因,其實是想保留香港的中華文化。

據旅遊協會副總幹事唐立言(Tony Turner)所講,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活動不斷被侵蝕而感到不安,並指旅客比較喜歡東方色彩濃厚的活動,因而舉辦花燈晚會。

在中秋節前夕及正日舉辦的花燈晚會,有不同環節吸引不同觀眾,並得到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及邵氏公司藝人前來參與。

1974年的花燈晚會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圖片來源:華僑日報,1974-09-29)
1974年參與花燈晚會的市民(圖片來源:SCMP)

晚會有攝影比賽,參加者可為參與的藝人,例如葛劍青、曾勵珍、丁櫻、馬淑球等人拍照。同時又有先施公司贊助的時裝表演,由港台節目「美麗世界」主持李成德策劃,多名模特兒表演。另外又有商台DJ余竫、樂士等人作唱片欣賞會、又有多名星相占卜師為人算命。

看到這裹,可能你也會發現這些節目都甚具有西方元素,而真正的中國文化傳統節目則有:由港台DJ周炎及葉觀棋主持的猜燈謎、象棋比賽、傳統工藝品展覽以及醒獅表演等等。雖然花燈晚會最後是一如香港文化般華洋共存,但亦為市民帶來兩個開心的晚上。

及後市政局依然每年舉辦花燈晚會,在1999年被政府「殺局」後由康文署舉辦

紙紮花燈與燈籠

紮作花燈與燈籠都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之一,分別是前者用竹篾、絹布和紗紙製作而成,主要形狀為宮燈形,多用於原居民的點燈儀式及中秋節;後者則用竹篾及雪梨紙作材料,常用於商戶、廟宇、紅白二事、盂蘭勝會等場合,主要為圓囊形。

香港一直以有出產的花燈與燈籠,至1910、20年代被日本以廉價搶去不少生意,但到五十年代時因日本戰後經濟轉型及中國參與韓戰而被禁運,香港出產的燈籠又重獲東南亞及海外華僑的市場。

六、七十年代時,燈籠已經有楊桃、八角、蝴蝶、白兔、西瓜、飛機、火箭等形狀,亦開始用上玻璃紙作外面表層,增加燈籠色彩。不過當時燈籠並不便宜,大約售賣一元以上,因此開始有由中國製的鐵線燈籠引入,先在中國出產部件,再在香港組合,勝在夠便宜但大大扣減工藝成份。

六十年代紙紮燈籠是奢侈物品,因此有不少人DIY(圖片來源:華僑日報, 1960-10-02)
六、七十年代的紙紮鋪售賣燈籠

塑膠燈籠及DIY燈籠

七十年代時,香港塑膠業發展蓬勃,開始出現塑膠製燈籠,而且配上小燈泡,不再使用明火。初時的燈籠以傳統造型為主,例如宮燈、金魚、楊桃等等。到八十年代便有一些山寨卡通人物造型的吹氣膠燈籠,米奇老鼠、唐老鴨、芝麻街等。

除了購買燈籠外,香港不少貧苦人士都會發揮創意自製燈籠。比較著名的有由煉奶罐製成的旋轉燈籠,在兩個罐中間鑽洞用線轆連接,再在內點上蠟燭。另一款自製燈籠是碌柚燈籠,用吃餘的碌柚皮整成蓮花燈,既環保又有趣。

煉奶罐燈籠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碌柚燈籠

• 12 9 月, 2022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