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升中派位】以前小學生升中 竟然都要考公開試?

文憑試即將完結,但面對香港的挑戰,香港的學生倒也未會鬆懈。誰知半世紀前,「一試定生死」原來也非中學生專利?「貼題風波」的受益者竟然是小學生?今日一於將焦點移往小六畢業生,將時間倒回踏入中學校門前,帶大家回顧過去為升中「爭崩頭」的一段歲月。

文憑試卷上的多項選擇題,竟然與升中試有關?(來源:《華僑日報》第五張第四頁,1969年4月15日)

文憑試卷上的多項選擇題,竟然與升中試有關?(來源:《華僑日報》第五張第四頁,1969年4月15日)

大戰過後迎來嬰兒潮,隨之而來就是適齡學童人數飆升,但中學學額增長率卻遠遠落後,學位供不應求。譬如在1967至1969年間,小學畢業生數目逐年攀升數千人,惟可供港府分配之中學學額僅增加2,279個,足見學位之短缺。有限的學位自未能滿足所有小學畢業生之需求,因此自1949年起,教育司署將官立小學的年度考試改為公開試,甄選官立及資助中學新生。公開試起初名為「小學六年級會考」(Joint Primary 6 Examination),含中文、英文、算術、常識(General Knowledge)四科,每科分卷一卷二(常識起初僅得一卷,1958年起分拆),於5、6月間,一連四日在上午舉行,不設補考。合格者獲報讀官津中學資格,成績最為優秀的150位考生更可獲政府獎學金,補貼全額中學(中一至中五)學費。相較之下,名落孫山者則只能報讀私立中學,又或投身社會。1955年,3000學生應考,爭奪1000官津中學學額,可見競爭亦算激烈。

1970年,《華僑日報》預計該年度50,000小六學生,約只有15,000人能獲分配學位。(來源:《華僑日報》第六張第二頁,1970年1月26日)

1970年,《華僑日報》預計該年度50,000小六學生,約只有15,000人能獲分配學位。(來源:《華僑日報》第六張第二頁,1970年1月26日)

早期小學會考只予極少數名額非官立學校學生,且其需獲校長保薦。每所私立學校往往僅能保送兩至三名學生,因此私校學生必須成績彪炳才得以應考。此亦造就官立小學入學競爭異常激烈,每年超過45,000人爭奪不足9,000官小學額。除此以外,會考試題之艱深同樣為人詬病。以常識科為例,其卷一考核範圍包括香港本土概況與認知,如公民知識與衛生常識、交通安全規則、工業、公共事務與設施、職業等,卷二考核範圍則包括甲部之港府行政,如政策執行、立法、殖民、稅務結構、公共開支運用等,以及乙部之世界基礎認知,如七大洲四大洋、各地主要山脈河流、各國重要城市及其產物等,當中部分試題相信成年人也無法準確作答。另外,考生,尤其是就讀新界農村小學及實用小學者,亦可報考特別技能科,如農村科學(Rural Science)、木工(Housecraft)、手工科(Handicraft),以代替卷二。有趣的是,1961年小學會考曾爆出「天書風波」,某出版社的中文習作題目正好與該年會考題目相似,引起他人質疑某些學生可能藉此得益。

終於,在1962年,小學會考改制為「香港中學入學考試」(Secondary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常識一科遭到剔除,而可供分配的學額有官立中學、津貼中學、補助中學,及私立中學的政府補助學位。考試一般選定5月首周其中一日舉行,每科一卷,各安排45分鐘作答。英文小學考生可應考特選英文卷一及卷二,以代替中文及英文科。考生苦苦操練的成果,在一個下午見真章。考試開考時間及每科之間休息時間歷經兩次調整,初時安排在1時30分開考,三份答卷間輔以兩節各30分鐘休息時間。1963年,提早至1時15分開考,輔以兩節各40分鐘休息時間。1970年,進一步提早至1時正開考,並輔以兩節各50分鐘休息時間。而在升中試舉行的二十九年間,考試費一直維持為兩元,清貧學生可申請減免。

1969年,中學入學試考生須知。(來源:《華僑日報》第四張第二頁,1969年4月18日)

1969年,中學入學試考生須知。(來源:《華僑日報》第四張第二頁,1969年4月18日)

縱使考試經已改制,惟直到1970年前,也並非所有應屆小學畢業生皆能應考,機會只是留給獲校方揀選的幸運兒。而每所小學可以挑選之學童比例,則為上年度該校學生獲派中學比率之兩倍,又或百分之六十(1969年增至百分之八十),取兩數較大者。而且,升中試亦設年齡限制,除因特殊情形獲校長保薦,否則只有在該年度8月31日未滿14歲者才得以應考(14歲為其時香港勞工最低合法年齡)。另外,成績接近取錄邊緣者,亦准予補考。當一名小六生符合年齡限制,而又有幸代表學校出戰,他各科成績會被分為九等,一等最優,九等最劣,六等以上合格。根據成績及志願,他將有機會獲派至五年制或三年制中學,結果會於7月中公佈。有幸獲五年制學位的考生會依成績分為五個組別,高至低分別為X1、X2、X3、X4、X5,各含5,000人。而獲三年制學位者將分為Y1及Y2組別,各含23,000人。其餘考生則會被分至Z1至Z5組別。如五年制學位被依次分配至X1至X5組別的考生後尚有空缺,Y1及Y2組別考生將能依序補上。另外,X組別考生亦可放棄偏遠之五年制學位,換取入讀鄰近三年制中學。

1963年,小六學生於45分鐘內面臨92題算術題。(來源:《大公報》第一張第三版,1963年5月4日)

1963年,小六學生於45分鐘內面臨92題算術題。(來源:《大公報》第一張第三版,1963年5月4日)

雖說升中試改制意在改進舊時小學會考弊端,但中學入學試亦有相當難度。譬如每科試卷均載有大量題目,以1963年算術卷為例,題目多達92道,每題平均作答時間不到半分鐘。除此以外,於中學入學試推行的頭三年,各科試卷均分為兩部分,並規定開卷後首20分鐘只能作答第一部分,其後25分鐘只能作答第二部分,分部限時此一限制直到1965年方才撤銷。另外,由於本港於1970年代始推行十進制,在1975年前,考生作答算術卷時經常需要對市制(丈、尺、寸、擔、斤)及英制(碼、呎、加侖、磅、品脫、安士)單位進行運算,過程繁瑣。而且,即使英鎊並非在本港通用,試卷仍然包含有關英鎊運算的題目,考驗學生對鎊、先令、便士等單位的認識。相比上述略嫌陌生的單位,現今考生可能對於填劃多項選擇題試卷上的方格更有心得。但原來以電腦批改多項選擇題的先河亦是由升中試於1965年所開創,並於1969年為英文中學會考所採納。從此之後,升中試試卷甲部是為多項選擇題部分,每題附5個選項供考生選擇,乙部則為要求考生填寫答案之傳統題目。

1963年,第二屆中學入學試算術科試題及答案(節錄)。(來源:《工商日報》第九頁,1963年5月4日)

1963年,第二屆中學入學試算術科試題及答案(節錄)。(來源:《工商日報》第九頁,1963年5月4日)

1966年,第五屆中學入學試算術科試題及答案(節錄)。(來源:《工商日報》第九頁,1966年5月5日)

1966年,第五屆中學入學試算術科試題及答案(節錄)。(來源:《工商日報》第九頁,1966年5月5日)

誠然,儘管教育司署明言不贊成考生過份操練,增加其學習壓力。但為替考生爭取佳績,入讀名校,教師亦只能陽奉陰違,例如時任葛量洪教育學院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的司徒華,就曾自編補充教材為學生補課,最終造就全班均來自徙置區公屋的學生皆獲派中學學位。直至1973年,文憑教師由於薪酬運動未獲妥善回應,在監考升中試後派發「給升中試考生的信」及「升中試,壞制度」標貼予考生,痛斥升中試逼迫學生反覆操練,剝奪其快樂童年,妨礙其正常發展,戕害其身心,教師亦深受其害。同時,國際社會指責本港勞工法定最低年齡低於國際慣例,並對本港施以出口制裁。為此,時任港督麥理浩除將勞工法定最低年齡提升至15歲,亦落實教育司署於1974年10月發表的《香港未來十年之中學教育》白皮書的建議,自1978年起實施九年免費教育,彰顯英治政府捍衛兒童學習權利的決心。此舉無疑極具遠見,不僅讓貧苦階層能透過教育向上流動,更奠定本港往後二十年繁榮的基石。至此,用以甄選中學新生的升中試已無存在必要,在1977年5月3日舉行最後一屆後,即為「香港學業能力測驗」所取代。

1973年,教師抗議中學入學試。(來源:《大公報》第二張第五版,1973年5月4日)

1973年,教師抗議中學入學試。(來源:《大公報》第二張第五版,1973年5月4日)

資料來源:周淑屏《黑布街27號》、梁操雅,羅天佑《香港考評文化的承與變——從強調篩選到反映能力》、《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大公報》

延伸閱讀:林安兒,趙婉晴《大學線》第135期「升中考試歷經幾代,愈久愈難」

學校廣東話

• 26 5 月, 2020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