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航空史】搵命搏的熱氣球升空表演

人類素來都有探索世界,挑戰自然的雄心壯志。18世紀時,除了陸地和海洋之外,人們也希望探索天空,而1783年法國的孟格菲兄弟(Frères Montgolfier)發明了熱氣球,便開始人類上天的大冒險。起初之時熱氣球並非用作交通工具或旅遊項目,更多是用作軍事用途及馬戲表演。

在熱氣球發明百多年後,香港亦在跑馬地出現首次熱氣球表演。

美國南北內戰中曾使用熱氣球作偵察用途。
二十世紀的熱氣球表演。

1891年包雲兄弟的表演

來自美國的包雲兄弟是當代著名熱氣球專家,由哥哥湯馬仕負責升空表演、「弟弟」威廉則在地面打點一切(其實威廉﹒包雲本名為William Ivy,兩人無血緣關係,只為成為組合才改名做威廉‧包雲)。雖然這種表演早在1797年便由法國人加納林(André-Jacques Garnerin)表演過,但包雲兄弟曾經在英國皇室包括威爾斯親王面前表演,加上不少香港華裔人士都未見過任何航天工具,所以表演自然叫好叫座。

1891年1月3日,大批觀眾來到跑馬地購票看表演,一等票售價一元,二等票則是五毫,小童及軍人均享有半價優惠。心水清的朋友可能想到,熱氣球是飛上天的,其實不用入場只要抬頭也會看得到。當然我們想得到,精明的香港人也想得到,大批市民聚集在寶雲道,希望可以免費吃花生。

包雲兄弟表演的廣告。(圖片:The Hong Kong Telegraph,1891-01-02)

在萬眾歡呼之下,包雲兄弟把氣球充氣,在注入熱氣下慢慢型成一個龐然大物。不少現場觀眾在見識新科技同時不禁懷疑:「這東西?真的能飛嗎?」湯馬仕一於少理,在一聲令下便放飛熱氣球。據記載,熱氣球隨即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到約一英里(約1609米)後湯馬仕一躍而下,像流星般向地面直衝。幾秒鐘之後,空中飛人在天空打開一個降落傘,以當時報導形容:「輕輕地降落,像雀鳥一樣。」

包雲兄弟精彩的表演大獲好評,亦為他們帶來大量財富,在往後幾年時不時也有人表演熱氣球馬戲。可是人們對馬戲的要求越來越高,令表演者不得不把熱氣球表演加入更多驚險元素,最終有人出事了。

香港郵政在1984年發行紀念香港航空事業的郵票,當中就有1891年熱氣球升空的一幕。

1892年「墨西哥標」表演炒粉事件

事隔一年之後,花名為「墨西哥標」(Mexican Bill)的里奧‧靴南迪斯(Leo Hernandez)決定在西角(West Point,今西區警署)表演。靴南迪斯的表演比較破格,他打算在雲層時發射訊號彈,再用降落傘回到地面。

不過當日西角吹着強勁東北風,「墨西哥標」及助手嘗試控制火焰及氣球。儘管十分危險,為了不想觀眾失望及不想「回水」(我想主要是不想回水),他們決定強行升空。果不其然,熱氣球很快便燒着了,為了逃生他果斷跳出來,而大家亦為他拚命拉下向上升的氣球。雖然造成千餘名群眾的騷動,但幸運地沒有重大傷亡。

靴南迪斯尷尬向群眾道歉,西人群體認為他以生命冒了險,也不願多加怪責;相反,華人則認為表演失敗,理應「回水」。結果華人在售票處發生小騷動。

「墨西哥標」 的表演廣告,那個熱氣球圖案是demo來的。(圖片來源:The Hong Kong Telegraph,1892-11-09)

1897年著名飛行員史賓沙訪港

在香港表演失敗的還有英國著名航空表演者史賓沙(Stanley Spencer)。史賓沙出生於飛行世家,他的祖父是第一代熱氣球飛行員、他的父親更創立熱氣球工廠「CG Spencer & Sons」。他自己本人也曾在1899年創下從雲層上方觀察獅子座流星雨及1902年駕駛飛艇飛越倫敦上空等創舉(題外話,他還在飛艇掛上嬰兒奶粉廣告),是當代飛行明星。

在他創下這些創舉之前,1897年他來到香港作熱氣球表演,更受了不少苦頭。在表演途中,熱氣球急速從6,000英呎(1800多米)中下降,他不幸地跌斷一邊腿。

事後不少香港西人當起「忽然專家」,有人指觀眾中有駐港英軍軍官,他們應該提醒史賓沙熱氣球破了一個洞,應該為意外負上責任。可是過幾天便有人回應,史賓沙自己應該好好檢查一下設備,錯不由人。西人在報章「letter to the editor」上一來一回,真像現在的討論區。幸好香港的意外沒有為史賓沙留下陰影,他繼續在日後成就多項航空紀錄。

史賓沙一家在製造飛艇。
史賓沙常利用飛艇作廣告宣傳。
史賓沙的意外引起西人廣泛討論。(圖片來源:The Hong Kong Weekly Press,1897-06-03)

1910年包雲弟弟再度歸來

相隔19年後, 包雲「弟弟」威廉再度來港,並帶來新型熱氣球「美璋號」。由於包雲兄弟早在香港立下名聲,所以吸引不少人入場。表演原定在中環美利兵房(今美利道)舉行,可是因為「天氣原因」及不方便明言的軍事原因,移師到尖沙咀訊號山舉行。

包雲「弟弟」威廉

當日場內活像嘉年華會,有第13旁遮普軍團銀樂隊表演助興,因此即使表演一再延遲,大家也沒有鼓譟。場內有200多人,其他人亦使出不同方法觀看表演,有人乘天星小輪不停來回,有人在藍煙囪貨倉上早早霸位(即今日K11 Musea附近),有人甚至爬上樹,為欣賞九龍首次熱氣球表演。

在千人「嗨」的一聲,「美璋號」便慢慢上升,直線上升2,500英呎(762米)後威廉便一躍而下,打開白色降落傘,與19年前「哥哥」的表演一樣,穩穩地降落在維港。著名華人攝影師黎芳之子(詳情請閱《教科書不會教的36個香港歷史人物》)亦有在現場拍照,並且沖曬出售,成為香港最早的熱氣球影像。

當時的熱氣球表演也有在中文報章落廣告。(圖片來源:香港華字日報,1910-01-29)
黎芳之子拍下的照片。(圖片來源

一年之後,包雲兄弟再次來港,而他們帶來了另一種劃時代的飛行器 — 飛機,雖然因為政府不批准而告吹,但有另一位飛機師卻在同年成功嘗飛,想知後事如何,可以按此閱讀

交通史航空史

• 13 1 月, 2022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