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地名】喊出黎﹗龍池灣變牛屎灣,邊個咁大整蠱?

俗語說「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改錯名輕則會被人恥笑,重則影響命格、隨時黑足一世。可是,除了人名以外,地方亦會改壞名,可憐的牛池灣便是其中一個例子。牛池灣本來叫龍池灣,龍池、即是龍所在的池,表示該地有九五之尊的命格,應該是福地來。雖然我們未能從文獻中找到牛池灣本名是龍池灣的證據,但從區內有一條龍池徑中可見,龍池灣的叫法應該「錯極有個譜」。

區內的龍池徑亦反映出「龍池灣」這個叫法。(圖片來源﹕http://notsomoon.blogspot.hk/2014/09/blog-post.html)

後來,有說是因為龍池灣附近有一個水池,形狀與一隻睡覺的牛相似,而當時有一條村莊建立在牛頭角海的北部,所以叫做牛池灣。(完全是「爭咩呀兩樣溝埋變做瀨尿牛丸呀笨」的概念…)無論如何,牛池灣這個地名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在1819年清政府所編的《新安縣志》提及了「牛池灣」這個名字。

可是此時卻出現了一個「搞屎棍」,意大利傳教士西米安.獲朗他尼( Simeone Volonteri ) 。他經過四年勘測後,在1866年繪製了《新安縣全圖》,當中包括了英屬香港島、九龍半島及昂船洲以及還是清政府的新界。《新安縣全圖》記錄了不少香港地名,而且是中英對照。不知是不是傳教士在牛池灣踩過牛屎,總之他就把「牛池灣」變為「牛屎灣」。龍池變牛屎,幸好當時樓價沒有因此而大跌,不然牛池灣村的村民真是「多得佢唔少」。

 

《新安縣全圖》中的牛屎灣〈圖片來源﹕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至於牛池灣村,據說是在十八世紀初建立的雜姓客家村。姓楊、杜、陳、馮、葉、張、李、曾等的客家人都在此聚居,因此出現了一村有十多間祠堂。與香港其他的客家村落一樣,牛池灣村起初都是以務農為生。起初是種稻米,後來改種蔬菜,所以曾經牛池灣的確有很多牛,亦有很多牛屎。可是村民們不能單靠耕田為生,有部份的村民決定去「行船」成為海員。在二十年代,牛池灣村仍然很貧窮,村內房屋大多數是泥屋或石屋。曾經有一名村民中馬票在村內建了一所青磚屋,頓時成為了世界奇觀。

1898年的牛池灣村〈圖片來源﹕香港圖書館﹚

在戰後,不少中國的難民逃到牛池灣一帶建造寮屋居住。為了方便管理,政府把原本牛池灣村以東的寮屋整合為東牛池灣村;以西的寮屋為西牛池灣村。不過,由於政府在東九龍進行發展,牛池灣村先後因彩虹道工程、興建彩虹邨及彩虹地鐵站而被收地。時至今日,牛池灣村的範圍已經大大減少,熱鬧情度亦遠遜於當年。

現時的牛池灣村(圖片來源﹕Wiki﹚

牛池灣村附近有不少名勝古蹟,包括三山國王廟﹕入面供奉著的三山國王,是廣東揭陽的三位山神、還有聖約瑟安老院等,有機會再向大家介紹吧﹗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圖片來源﹕Wiki﹚

1945年的聖約瑟安老院(圖片來源﹕Gwulo)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地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wetoasthk #港識多史 #hk #hkhistory #history #香港 #香港歷史 #老香港 #舊香港 #hkig #oldhongkong #oldhongkongstyle #hongkong #香港人 #oldhongkongphoto #discoverhk #discoverhk #wearehongkong #hker

本地遊香港地名黃大仙

• 27 3 月, 2018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