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對很多人來說,兔兔是可愛的存在,是人類的寵物。可是根據香港現行法律,並沒有禁止售賣及食用兔肉。那麼,香港人愛吃兔肉嗎?香港的兔肉又是從何如來?
「5、4、3、2、1,Happy New Year﹗﹗」在除夕夜倒數,是不少國家都有的節日活動。在香港的倒數熱門地點肯定是尖沙咀海旁或銅鑼灣時代廣場。原來在1993年前,香港主要的倒數地點就是中環蘭桂坊,可是1993年蘭桂坊慘劇令政府對重大節日的人流管制作出調整,使香港倒數地點變得分散。
荷蘭國家隊在1974年及1978年分別都殺入決賽,可惜均不敵西德及阿根廷。雖然未能捧走大力神盃,但其十上十落、全能足球的打法令香港人刮目相看。直到八十年代,由泰國華僑黃創保成立的精工足球隊因希望改善戰積,把球隊的外援大規模荷蘭化,不但找來荷蘭國家隊前教練盧保(George Knobel)擔任教練,更找來不少荷蘭世界盃隊的球員。
香港重光之後,光華足球隊(由中華電力公司文職人員組成的球隊)的代表在足總的會議上提及到這段艱苦歲月。副民政事務司湯臣(W.M.Thompason)聽到這個故事後,認為要設立一個比賽紀念此事及重製木盾,並且以赤柱的英文名(Stanley)士丹利為名,木盾作為冠軍獎品。
七、八十年代年代香港的足球聯賽依然興旺,吸引到不少曾在世界盃上陣的球員來港效力,當中更有世界盃冠軍得主。由於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不少英倫三島的黃昏球員都會選擇來港踢踢「衛生波」,賺取豐厚的退休金,現在介紹幾名佼佼者
聯合國象徵性選擇2022年11月15日作為世界人口達到80億的紀念日。以往聯合國亦會象徵性選定一位新生兒作為「…
Continue Reading
每年的11月11日都是紀念戰爭死難者的和平紀念日,而非什麼消費的「光棍節」。香港自1919年開始便有和平紀念日相關紀念儀式,時至今日每年11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香港退伍軍人聯會都會籌辦追思紀念會。
在百多年的和平紀念日之中,不乏特別時刻的日子,也曾經有英國王室成員前來參與,現在和大家一一回顧。
關蕙農為其中最知名的月曆牌畫家,他的曾祖父關作霖曾跟隨英國畫家錢納利學習西洋畫技巧,是廣州著名的外銷畫家。關蕙農自己亦熟悉中國水墨畫及西洋畫,擅長繪畫少女型態,他為廣生堂設計出「雙妹嘜」打響名堂,及後為不少商家繪製月曆牌畫。
龍華酒店過去不但是「一家大細」的郊遊勝地,更是上一代香港人的回憶之地。小朋友會在兒童遊樂場玩樂,看孔雀、鸚鵡和猴子,而父母則會在另一邊打麻將,一個下午所開的麻將桌可達200多桌,更有供年輕男女跳舞的舞池,人山人海。
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曾兩次來港,1975年她首次來到這個被譽為「東方之珠」的殖民地。1986年十月,英女王再次訪港,亦是女王最後一次踏足香港。這次來港之前,女王先是受邀訪問中國,由北京順勢而下,遊過西安、上海、昆明及廣州,期間曾登上長城、參觀兵馬俑,會見時任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結束訪華行程後女王伉儷乘王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去到香港新界印洲塘休息兩晚,才正式訪問香港三天。這三天普世歡騰,所到之處必是人潮不斷,新聞報紙無一不在追蹤女王。正因如此,我們能夠完整地重溫女王這趟香港的三日兩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