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美經援會】戰後美國如何援助香港?

戰後香港面對人口膨脹及物資短缺問題,於是美國的民間組織美國經濟援助會(Care U.S.A)便出手打救港人。美經援會最初是以收取美國和加拿大人捐款,以購入美軍淨餘物資,寄往歐洲。包裹包括5磅奶粉、 7磅芝士、5磅米及5磅豆,足以讓歐洲人民在戰後獲取溫飽。

美經援會的救濟包。(圖片來源:香港風物志)

後來,美經援會把服務範圍擴展到全球,1956年來到香港。他們最常在學校派發牛奶和餅乾及在義學中派發文具。美經援會一如在歐洲的做法,會把各項食物、生活用品製作成「福袋」(其實是救濟包,1957年3月的救濟包便有白米二十磅、青豆、牛油及奶粉)在派發。單是1957年,美經援會便已派發價值6000萬美元的物資。

圖片來源:(香港工商日報, 1960-02-05)

特別是大時大節,美經援會甚至會大派救濟包。當發生天災人禍時,美經援會都會派發災民所需的物資,例如在石硤尾大火後便向災民提供毛毯。他們亦曾經撥款在新界興建運動場及圖書館。

美國經援會 — 毛毯贈災民(圖片來源:香港工商日報, 1959-10-08)

美經援會亦會資助基礎建設。(圖片來源:香港工商日報, 1956-08-23)

當時「Care U.S.A」麻包袋及箱子成為了香港救濟標誌。細心一想,可能不少指責年輕人「收美國錢搞事」的一群,才是在當年食美國餅、飲美國奶的得益者。

建立美經援村

上車,一向是香港人的願望。1966年長洲鄉委會主席周理炳及地方鄉紳馮北財、姚啟享為漁民向美經援會申請資助,協助他們在西灣建村。兩年後,西灣美經援村落成,村屋樓高一層,最初只有48戶,大約300名居民。雖然現時看來鄉事派向美國資金求援是有點奇怪,但在60年代香港卻是見怪不怪。在差不多時間,美經援會在馬灣和大埔也有同樣計劃。

馬灣美經援村。(圖片來源:香港風物志)

美經援村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所以在長洲分別興建第二村(應善良美經援村)及第三村(自助美經援村)。不過此二村已經不是由美經援會獨力資助,第二村有由本地商人沈炳麟成立「應善良基金會」資金、第三村有離島理民府幫助。應善良美經援村規劃更照顧到村民不同需要:幼稚園、鄉村福利中心、兒童遊樂場和公廁等等,一應俱全。加上其他慈善組織如嘉道理向村民傳授紡織等的謀生技能,改善村民經濟。

自助美經援村。(圖片來源:香港風物志)

美經援村原本只有一層,每戶大約有200至300尺,門口通道讓村民用作掛衫,曬魚乾,乘涼,成為有漁村特色公共空間。由於人口上升,村民在1980年代申請為村屋加建一層,上層屋外亦有通道及樓梯。

西灣美經援村。(圖片來源:香港風物志)

隨著村民經濟能力上升,美經援會在70年代尾便停止。1977年長洲興建「欣雨亭」,感謝美經援會一直以來的貢獻。

延伸閱讀:【美軍來了】1953年新澤西號訪港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哋的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本地遊香港地名

• 30 11 月, 2019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