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九龍移交】1861年1月19日,英方接收九龍及昂船洲

大家可能記得英國於1841年1月26日登陸港島,香港由此開埠(有關香港開埠的故事,撳入嚟);又或租借新界的99年期滿,故此整個香港在1997年移交予中國。那麼除了課本上輕輕一句「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後,清朝割讓九龍……」,你對九龍半島割讓的過程又知多少呢?你知道翌年還有領土移交儀式嗎?

香港開埠

1839年農曆五月,英國水手在尖沙嘴村借醉行兇,令村民林維喜死亡。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Charles Elliot)作了大額賠款,並在2個月後於英國船上開庭審訊(有通知清朝官員旁聽)。兩廣總督林則徐不滿,認為犯人應由中方審判,不過英方拒絕移交犯人,令他決定採取多項「反制措施」。雙方對司法管轄權的理解不同,加上種種貿易問題,觸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1年香港開埠後九龍仍在清廷手中,令英國外相巴麥尊勳爵(Lord Palmerston)有所顧慮。他指示全權代表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在《南京條約》的談判中規定中國不得在此架設工事或駐軍,後者卻認為無討論必要。新外相鴨巴甸勳爵(Lord Aberdeen)在1843年1月寫信質問時,他就指「中方(在九龍官涌山和尖沙咀)的炮台已被英軍拆毀,中國不僅沒有表現出干涉半島的意圖,而且似乎將其視為香港海岸的一部分」。因此即使英國沒有控制半島,英軍卻利用它修理船隻或訓練。

「雙不管」地帶

半島可說是英屬香港與九龍寨城的中國駐軍之緩衝區,第2任港督戴維斯(Sir John Davis)亦曾表示半島是中立區,不過問題很快出現。

儘管兩廣總督耆英曾經因為戴維斯的暗示,在1844年5月驅逐九龍的美國及英國人,但8月時戴維斯報告指注意到美國及英國人在半島建屋,並向在港英國商人發出通告,稱這些建築「不受條約保證,而且如果中國拆除它們,(商人)不應寄望政府的協助。」不過,隨着香港經貿日益蓬勃,九龍成為對岸市場和勞動力的重要連繫,清廷也沒有阻止建築物和居民在半島出現;這個中英「雙不管」地帶漸漸變成罪案溫床,盜賊跨海洗劫港島,海盜又以此作基地威脅往來香港的船隻。故此為了完全控制維港,解決九龍在商業和治安上之威脅,同時擴充其殖民版圖,英國認為必須取得九龍。

九龍易手

隨着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九龍的命運迎來轉折。1858年春天,軍方認為是奪取半島和昂船洲的好時機,並獲英政府贊同,外相命令全權代表額爾金(Earl of Elgin)應竭力通過條約從中國奪取九龍。不過由於《天津條約》不包括割讓九龍,因此第4任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曾奉命就租借半島一事與廣東政府談判,卻無疾而終。

1859年6月6日,輔政司(現為政務司司長)完成了九龍半島問題備忘錄,大致認定希望取得的區域(九龍寨城以南的半島,並包括昂船洲,因為它是維港的界限)。

到了翌年春天,事情急速發展,租借與佔領幾乎是同步的。3月16日,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H.S.Parkes)在港就租借九龍與港督和駐港英軍司令磋商。3月18日,英軍第44步兵團登陸尖沙咀,展開一連串北上作戰的準備,例如訓練錫克族騎兵、試驗新式武器。

3月20日,在英法聯軍控制下的廣州,因為「尖沙咀一帶…窩聚匪徒…與英國事宜殊屬有礙」,兩廣總督勞崇光簽署了租約;租借範圍參照布政司的備忘錄,在寨城南方由東至西劃一條直線作邊界,只要英國每年交500兩就可永遠租用界線以南的半島及昂船洲。

租借九龍租約 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3月24日,第44步兵團的陸軍中校公告港九居民,九龍已被租借
《租借九龍租約》附圖

1860年10月24日,戰爭隨中英簽訂《北京條約》而告終,租借地更根據第六款轉為正式割讓。

九龍移交儀式

儀式於1861年1月19日星期六舉行,當日1800多名英軍官兵渡海前往尖沙咀參與儀式,市民則紛紛乘坐舢舨、貨船等渡港見證。當日不是晴空萬里,但幸好沒有下雨,尖沙咀以北山丘的會場洋溢着歡樂的氣氛,連圍觀的九龍華裔居民也在笑着。

額爾金在港督羅便臣伉儷、巴夏禮和正臬司(即首席大法官)亞當斯(William Adams)的陪同下抵達會場就坐。清廷出席的有新安縣令、大鵬協副將、九龍司巡檢和九龍城一名較低級軍官共4人。下午3時,清朝官員與巴夏禮以廣東話簡短交談後,巴夏禮把一個裝滿泥土的紙袋塞給他們,讓後者再把紙袋交給他,象徵領土移交,然後額爾金指示巴夏禮向眾人宣讀公告,同時展示中文版的公告。接着升起皇家旗,巴夏禮為清朝官員介紹該旗幟,其中兩人對旗上的獅子和獨角獸很有興趣。

額爾金之後起立祝賀大家得到中國大陸上的一片土地,並帶領眾人為此情此境以及女王高呼四聲:「 Hip hip hooray」,軍隊也鳴炮,更作「歡樂之火」(Feu de joie)鳴槍禮。昂船洲亦升旗並鳴炮,接着英國和外國船隻同樣鳴炮致意。

割讓後的光景

當時九龍半島面積大約是7.8平方公里,地勢崎嶇,有多座小山,土地被溝壑、沼澤和稻田所分割,但較近北面邊境的土地相對平坦肥沃。九龍當時有10條村落,人口超過5000人,大部分是客家人,很多是在香港開埠前後才過來,而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很多有份參與的客家人逃到九龍,據說何文田村就有位外號「七腳飛天虎」的前太平天國將軍;在北面(特別在九龍城寨的周邊),就以廣東人為主,他們最早在元朝時已南下。

當港島的維多利亞城逐步發展,並需要大量花崗岩,擅長採石的客家人在九龍就地取材,供應對岸。除了採石業,當時九龍民眾會將稻米、蔬菜和木柴賣予港島、油麻地和紅磡等地,來自九龍的菜船,曾經是香港海旁的特色風景。1883 年,傳教士衛三畏(Wells Williams)記載到,港島的日用品大部分都從大陸(九龍)那邊日益壯大的華人人口中買回來。

不過,九龍被移交後的30多年沒有大規模發展,因為它被劃作軍事用途,港府興建的都是公用設施,例如水警總部、天文台。昂船洲最初被用作開採石礦,1866年新港督麥當奴(Sir Richard MacDonnell)因經費高昂裁撤了昂船洲監獄計劃,翌年用地也撥歸英軍。政府亦以「寬鬆管治」的手法治理九龍,首四十年並未借調官員處理當地事務,警察和其他政府部門只在緊急情況下才出動,例如火災、持械行劫。

1860年代,尖沙咀軍營

故此,九龍初期十分依賴各村落內部自治,一眾長老有很大權力,偷竊等小事通常由長老解決。部分以經商和手工業為主的細小村落,例如油麻地村,還有名為「街坊」的組織,主要提供慈善服務,例如供書教學,還會建設和維修公用設施。不少傳教士也到當地活動,崇真會就興建教堂和學校,而何文田村的基督徒就特別多。各種民間組織發揮着作用,維持九龍秩序和民生服務,直到九龍城市化後才有所改變。

當時在九龍上清朝與香港的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被英方稱為「界限線」(Boundary Line),即是今天的界限街(Boundary Street)。當時此界線並非正式道路,原為一座小山,及後因耕地不足小山被夷平。關口的開關時間分別為每天早上6時及日落之後。

位於九龍半島中英邊界的英方哨站(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半島所有方面在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徹底改變,踏上急速城市化之路,界限線改稱「舊邊境線」(Old Frontier Line),街道兩旁除了地契不同,南北分別需要繳交地稅和地租外,時至今日已沒有分別;昂船洲雖然一直是軍事重地,但這個島也在1995年填海後與九龍連成一體了。

—————————————————————————-

加入Patreon,支持港識多史恆常運作!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wetoasthk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緊貼港識多史動向

【website】https://www.wetoasthk.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etoasthk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MeWe】https://bit.ly/36qp4tk

香港開埠

• 19 1 月, 2021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