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行乞】戰前香港行乞的故事

自從開關之後,香港街頭上喜獲不少人才,有的雙手倒立行路,有的吹簫演奏,有的更賣身葬父,孝感動天。有網友更把人才媲美金庸筆下的英雄人物,為美麗新香港增添色彩。

可惜在香港行乞是非法的,但戰前香港生活困難,不少人都行乞為生。  

行乞之懲罰

早在1844年,香港政府訂立《良好秩序及清潔條例》 (Good order and cleanliness ordinance,現時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的前身) 維持社會秩序,而禁止行乞的部分便是效法英國於1824年通過的《流浪條例》(Vagrancy Act)而設立。一般而言,法庭會判處行乞者罰款、短刑期監禁及苦工等,按行乞對擾亂社會程度而定。

1880年一名名叫曾阿吉的乞丐在街道流浪被捕,結果被罰做苦工三個月。不過法庭有時都會依照犯人的情況酌情處理;同年12月,有三名寡婦行乞被捕,其中一人更失明加失聰,十分可憐,所以法庭也只警告一翻算了。

曾阿吉行乞被罰(圖片來源: 循環日報,1880-08-25)

行乞不分國界,正如香港近年也有一些白人在「賣手工藝品」一樣,十九世紀的香港也有不同國籍人士行乞。1881年9月,有印度水手醉酒後行乞(是要壯膽嗎?)結果被罰五毫、同年10月,又有一名西班牙水手行乞被罰做廿一日苦工。由於水手是短期合約,當他們完成一次工作後不知何時再開工,而且他們多是好酒好賭之徒,不少人均走上短暫行乞之路。

1910年代的海員公館,專為水手服務(圖片來源:Gwulo)
花式行乞大法

正如今日香港一樣,以往的行乞模式同樣十分多樣化,抽取幾個跟大家分享一下:

邊個夠我慘:與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橋段一樣,身世越可憐、老弱婦孺通常都會獲得更多同情。1934年便有婦人背著一幼童到,跟途人說要乞錢為兒子買藥、1931年有大男人更向別人「借」小孩行乞,結果被判罰廿一元或監禁七星期。

沒有兒子,也借不到兒子怎麼辦呢?1935年有一名17歲男子便決定男扮女裝行乞。他先穿上女裝西服、戴上棕色女裝帽,最後塞兩球紙團在胸前便往灣仔行乞。如等妙計當然很快被人拆穿,法庭最後只罰他簽保、亦給他路費回廣州,一年內不得來港。

1935年有人男扮女裝行乞(圖片來源:天光報, 1935-08-11)

只要有心,度度都係黃金:一般行乞者都會選擇在大街乞錢,但在戰前,天星小輪上其實是另一個行乞地點,好處是困獸鬥、其他人難以迴避;壞處就是困獸鬥也會困着自己,1936年便有行乞者被水手發現,一下船便被拘捕。

不只內心富有,是真的富有:窮困人士走頭無路行乞,大家尚能理解,可是有些乞丐竟然十分富有。1939年婦人梁嬌被控行乞,但警察在她家中發現千多元現金,在1939年一名工人的日薪是0.5至1.3元,但最後法官也只有警告罷了。

有身家過千還行乞的婦人(圖片來源:香港華字日報,1939-12-15)
局勢情況所致

有時行乞者也是迫於無奈,1930年代日本入侵中國,令不少難民逃到英治香港。例如上海在1931年一二八事件後被日軍入侵,1932年中環便出現一大班上海難民行乞,最後要慈善機構安置。

有如《武狀元蘇乞兒》所指:「丐幫有幾多乞兒唔係由我決定,係由你(皇上)決定。」,香港政府在戰前雖然未有充足資源,但也着手結合民間善心人從源頭解決問題,為窮困人士提供協助。例如1937年保護兒童會便開始打擊利用兒童的行乞活動,1938年上任的醫務總監司徒永覺(Selwyn Selwyn-Clarke)亦致力保障難民生活(詳情撳入嚟:【香港醫療】被監禁在戰俘營的醫務總監 — 司徒永覺)。香港的社會福利在戰後已有大幅度改變,本地人的行乞活動已大量減少。

1950年代的保護兒童會

• 12 2 月, 2023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