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災難】海上學府大火與董浩雲家族

船王董浩雲出生於1912年中國定海,年少的時候到了中國上海讀書,而家中則經營一間小型五金店。16歲時他便輟學投身社會,加入了一間由日本人開辦的船公司做實習生,後來又轉投入金城銀行旗下,天津航業公司的懷抱。 

可能船王的人生規劃做得好,工作能力好機會又多,幾年後就已經成為了天津、上海一帶航運業響噹噹的人物。去到1941年更在香港註冊了自己有份的公司「中國航運信託(一九四一)公司」。即使與巴拿馬總統沒太多交情,他也能掛着英國及巴拿馬國旗在日軍眼底下運貨。在1937年,船王更有另一個好消息,就是他的兒子董建華在上海出世了。

在一輪投資與擴充後,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後,船王總算有一點小成就,先後創辦「中國航運公司」、「金山輪船國際」有限公司及東方海外。船隊亦衝出中國,成為世界海上王國。

賺錢以外,船王一生的心願卻是建立一艘海上大學,結合航海和知識,打破地域和種族界限。為了這個project,船王不停走訪各路人馬,有美國、台灣的大學,又有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和他的日本人助手明石康。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差一艘船。不過要用來當大學的船一定要夠大,船王便看準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郵輪「伊利沙伯皇后號」(RMS Queen Elizabeth)。

D:\Users\godfreylai\Desktop\A6 - 海上學府\Queen_Elizabeth_+.JPG
伊利沙伯皇后號。

在1938年,這隻長1031尺(314米)、闊118尺(36米)、排水量達83萬多噸的伊利沙伯皇后號出廠,下水禮由當時的皇后伊利沙伯(即現任英王的祖母)主持。這艘船在戰時曾經成為運兵船,在戰後航行了一段時間後,她的船主便拿出來拍賣。在1969年的拍賣,船王最高只出了800萬美元,不敵了一個美國商人的860萬出價。船王與伊利沙伯皇后號只差一點點,即可以再會面,可是上天給予船王第二次機會,投得郵輪的東主經營不善,郵輪要經歷第二次拍賣。

「320萬一次,320萬兩次,320萬三次,成交!」第二次的成交價竟然低了第一次的五百萬有多。而伊利沙伯皇后號亦改名為海上學府。

可是郵輪本來就破舊不堪,沿途來港時要一直維修,直到1971年海上學府終於來到香港。為隆重其事,政府派出滅火輪及直升機迎接。在一遍歡呼聲下,海上學府駛到青衣對開海面進行維修。

由於艘船實在太殘舊,船王大灑700萬維修,更動用了超過1,000名工人和管理人員。維修人員要先把船破舊的地方修補好,然後還要翻新外貌。有了外表亦要有內涵,之後海上學府便要把客房裝修;部分客房則改造為餐廳、圖書館、教室和實驗室。在維修期間,港督戴麟趾(Sir David Trench)更親自到海上學府參觀。

正當大家以為皆大歡喜,唏呀唏呀唏呀唏的時候,意外就發生了。1972年1月9日,工人正在海上學府如常工作,董建華和其他公司高層亦在船上開會。數名客艙服務員突然在甲板發現有一堆垃圾着 火,火很快就在船上蔓延起來。起初工人還嘗試撲滅火頭,但原來船上有多處火頭,董建華和一眾高層只好選擇棄船。

D:\Users\godfreylai\Desktop\A6 - 海上學府\海上學府大火未熄 工商晚報, 1972-01-10.png
海上學府有多處火頭,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圖片來源:工商晚報,1972-01-10)

D:\Users\godfreylai\Desktop\A6 - 海上學府\R027_0186.tif
Molamola,燒通頂啦!( 圖片來源:明報)

幸好當日是星期日,船上本來的工人就不多,起火時剛好又正值午飯時間。當一收到棄船命令後大家就在船長、大副及輪船長指揮下井然有序地逃生。附近的駁船和小輪亦立即把海上的人救起。

同時間,消防局獲報趕到現場,發現海上學府燒到船身冒出火光,船尾更發生了兩次爆炸。雖然消防局把可以調動的消防船都調往現場,包括最新式的葛量洪號滅火輪,又出動了皇家空軍的直升機協助救火,甚至徵用了一艘油麻地汽車渡輪「民開號」載着兩架消防車進行灌救。可是由於船上有多處火頭,消防員即使好像烈火雄心般勇敢亦無補於事,海上學府的大火不但沒有被救熄,船身更因灌水過多而傾斜。最後消防員共花了四日幾才把火撲熄,這次大火亦是香港史上唯一一次「災難級大火」。

D:\Users\godfreylai\Desktop\A6 - 海上學府\R027_0194.jpg
最後整艘船傾斜。(圖片來源:明報)

在脫離危險之後,董建華打長途電話向老父哭訴,董浩雲亦傷心欲絕。

船王顯得十分傷心。(明報 1972-01-11)

事後,香港政府各部門組成聯合小組調查火警的起因。調查結果是海上學府有多處火頭,最有可能是人為造成。根據當時的傳言,因船王與台灣國民政府關係過於友好,引來對家不滿。雖然此說法未有官方證實,但亦為不少香港人所相信。

D:\Users\godfreylai\Desktop\A6 - 海上學府\董浩雲氏今日返港希望拯救海上學府.png
相中間的是消防事務處處長胡達(Alfred Wood)正公佈火警起因之調查結果。(圖片來源:工商晚報,1972-01-11)

船王其後買了一艘較小的「大西洋號」(SS Atlantic)延續海上學府的項目,而船王在1982年亦病故。

「創業難,守業更難。」就在船王死後,董建華把東方海外接手過來。不過不出數年,東方海外便承受了沉重的債務,幾乎要破產。這時董建華找來親中商人霍英東注資,成功拯救了公司,但自此家族及公司的政治立場亦由親台變成了親中,亦令他順利在1997年成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

交通史

• 10 3 月, 2023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