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盲搶潮】和你數香港人三次盲搶日用品

香港人搶米、搶食糧、搶紙巾、搶可樂,連condom 同M巾都搶,最近仲有打劫廁紙案件,可能你覺得很荒謬很可笑,但這亦反映港人對現時政府的不信任。其實香港過往多次出現搶購風潮,1983年香港就因前途問題而爆發了搶購風波,人人搶米搶油搶罐頭,要香港政府推出聯繫匯率,讓港元與美元掛勾才能平息事件。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香港在「兩盒,thx」前的香港人是如何搶貨,又為何搶貨。

1983年黑色星期六

1983年正值英國及中國為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的時候。直至9月中,雙方仍未有共識,在信心危機下香港股市及港元大跌,港元兌美元更跌了15%,資金紛紛走入美元及黃金市場避險。港元貶值令到各樣進口貨物的來貨價格上升,由米、奶粉、食油、洗衣粉、罐頭、燃料以至旅行團團費都起價。百物騰貴下搶購潮在9月24日爆發,香港市民立即在各大超市搶購各類物品,當年的報章圖片和今日一樣,都是空空如也的貨架,部份超市收市時由於被搶至「乾塘」,更掛起「缺貨道歉」牌。「銀紙換廁紙」的概念,一直在香港人心中。

港元大跌,有商店甚至拒收港幣。香港政府便創立了聯繫匯率制度,港元價格與物價才穩定下來。

2003年沙士

與今次武漢肺炎相似,當年在4月1日時坊間流傳香港會成為疫埠,甚至謠傳連香港國際機場也會關閉。市民於lunch time恐慌性搶購食米及生活用品,公仔麵、廁紙是大家的首要目標,在掃清光後便轉向副食品。餅乾、油、鹽甚麼都搶,直至把超市搶購一空。大家都本著「人買我買,肯定無錯」的心態掃貨,有人買了兩架手推車的貨物,米都買了十包。

最先出來澄清的政府官員是時任保安局局長姐姐Regina,可以根本沒人在聽,各大超市內仍然排滿人龍,有些公司更容許員工提早下班,加入搶購的熱潮。

到下午4時,時任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在政府總部見傳媒,政府甚至聯絡六間流動網絡通訊商,向市民發出SMS澄清流言(沒錯,這就是煩膠SMS的由來)。

但以上行動未能起任何作用,放工時間的超級市場,有的就只是等待付款的人龍和空空如也的貨架。

>> 有關沙士的延伸閱讀:香港蒙面史——由口罩到豬嘴 <<

2020年武漢肺炎

2020年武漢肺炎,再一次因「中國大部分工廠停工」這個謠言而爆發搶購潮。不過只要願意深入了解一下,就發現謠言能不攻而破——香港大部分食米是來自越南及泰國,廁紙則有韓國、台灣、東南亞等多個來源 。在政府無能下的香港,香港人更加要冷靜。

仲用Made in China?

回顧三次搶購潮的年份,你會發現主力搶購的市民,可能源於驚慌,可能因為無知,也可能是過分依然中國貨。

今次就正好能讓我們停用中國製貨品,就算未能全數日用品都是made in Hong Kong,也能嘗試其他國家出品,抵制極權可以由生活開始。

武漢肺炎醫療史

• 7 2 月, 2020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