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1

【旅行歷史】上世紀藝術家如何遊香港?百年本地旅行團——庸社行友

其中一個香港最古老的香港本地遊旅行團就是庸社行友,庸社行友自1932年12月4日成立至今近一個世紀依然定期聚會郊遊,庸社會在活動前登報列明集合時間、地點及行程,然後在約定地點出發,現時看來似乎很古怪,但這個方法一直實行多年,也成功約成多次大大小小的活動。

【美經援會】戰後美國如何援助香港?

由五十年代起,香港便一直受到美方援助以建安樂窩、救濟扶貧、大興土木,當年美國的民間組織美國經濟援助會(Care U.S.A)究竟是如何援助港人?原來長洲、大埔和馬灣更有當年援助建屋的現存建築物,齊來看看美國如何協助香港在戰後慢慢踏上小康之路。

【飄色巡遊】長洲太平清醮的由來

長洲太平清醮保留了香港傳統文化,吸引旅客認識香舊有風俗。雖然2020 年長洲飄色和搶包山比賽,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嚴重而取消,但沒有飄色和搶包山,各項祭祀科儀依然繼續,到底長洲太平清醮是甚麼?打醮儀式又是怎樣?「打醮」在香港已有至少三百多年的歷史,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般是指透過進行祭祀與神明及先人對話,希望可以祈福消災、安撫亡魂、酬請許願。但為甚麼需要打醮呢?

【行山學歷史】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平時我們的行山學歷史系列,由上山到目的地需時短則一個鐘,長則幾個鐘。不過今次的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正好就在香港大學的後山,由港鐵站出發,只需要十五分鐘,可以說是最方便的古蹟郊遊。

【情人節氣魄更壯】舊時情人節 去邊到拍拖好?

又來到情人節,相信各位(兄弟)都試過為安排節目及餐廳而感到煩惱。大家為了平安渡過情人節都可能會上網看看食評、約…

Continue Reading

【香港漁業】 保護滘西洲的英國學者 — 華德英

她,愛坐在海旁的大石寫寫日記、數數漁船;她,也愛與一班漁民打成一片、一同出海;她, 更會不辭勞苦做「滘西洲區議員」,為漁民爭取權益。驟眼看來,這可能是在說一個香港土生 土長的漁民家庭女孩,但其實她的真正身份是對滘西洲保育功不可沒的英國人類學家 華德英 博士(Barbara E. Ward) 。

【本地遊】萬丈大佛面向 ___?寶蓮禪寺與天壇大佛

睇過《行運超人》的大家其實都知道,大嶼山的天壇大佛是面向北的。不過唔知大家又知唔知大佛是幾時興建的?寶蓮禪寺又是怎樣來的?故事要由光緒三十二年,亦即是1906年有三位佛教禪師來到說起。

當年,釋大悅、釋頓修及釋悅明三位大師來到大嶼山昂平,頓然覺得此地地靈人傑、氣勢磅礡、空氣清新……總之就是修行的好地方,於是就開始清除雜草、建造小石室及大茅蓬。他們三個過著一邊耕田,一邊禪修的日子,而「大茅蓬」亦是寶蓮寺的前身。

1

【本地遊】三十年代的本地旅遊KOL 黃佩佳

來到2018年,即使想睇一下本地有甚麼「隱世小店」、哪裡有「天空之鏡」和邪惡芝士拉絲都變得困難。不過在戰前還是只得報紙雜誌的年代,香港市民又怎麼知道本地遊的資訊呢?無錯,他們需要看一些「旅遊達人」的專欄。其中一位,便是今日的主角——黃佩佳。

【城市規劃】正在消失的臨時小販

環觀我們生活的香港,有不同的臨時小販市場,在城市內的不同角落發光發熱。有的為人提供價廉物美的三餐溫飽,有的則是協助本地設計專才實現夢想,有的更成為該區一代人的回憶地標。三個「臨時」了四十年的臨時市場,見證着香港滄海桑田,它們現時又被如何對待呢?

【香港酒店】兩間已消失的高級酒店

香港大酒店1868年開業,由香港大酒店集團擁有,後來由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團成為大股東,唔識個集團?唔緊要,半島酒店相信大家都認識,而半島酒店當時就是同一集團旗下另一間質素相當的高級酒店,可見香港大酒店有幾高級。當時香港大酒店樓高六層,仿照倫敦的高級酒店設計,地下一層還開設了賣高級珠寶的匈牙利品牌Kuhn & Komor。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