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歷年香港隊大戰新加坡的賽事
香港足球代表隊將於明天在啟德主場迎戰新加坡,為亞洲盃外圍戰的生死戰。香港與新加坡同屬前英國殖民地,兩地的足球歷程都非常相似,因此產生不少香港對新加坡的經典足球比賽,1977年的世界盃外圍賽香港兩戰新加坡,在主場賽和、作客面對對方七萬名球迷的巨大壓力下仍能擊敗對手,為香港最近世界盃的一次,亦是香港隊最具代表性的比賽之一,現在我們看看港、新的足球對戰史。
戰前埠際賽
戰前香港隊並未有任何對戰新加坡的正式國際賽,在那一個年代,香港外以「埠際賽」的形式對戰外隊,即以港口城市為單位,球員的國際也沒有規範,澳門、上海、天津、馬尼拉都是常見的對手,當然還有新加坡。1931年8月,香港體育協進會籌辦全港華人運動大會,足球項目便邀請新加坡來港比賽。該場比賽在9月26日舉行,香港隊以南華球員為骨幹,有譚江柏、李惠堂、梁榮照等名將(譚江柏的名字出現兩次,不知是否打自由人?)。香港隊的實力高於對手,最後以4-1擊敗新加坡。

胡好盃、默迪卡盃
戰後香港與新加坡的友誼賽開始變成盃賽,主要有因紀念星島體育會主席、「萬金油大王」胡文虎的第三子胡好因飛機失事罹難而舉辦的「故好盃」,以及由馬來西亞足總主辦,以紀念馬來西亞獨立的默迪卡盃。
當時香港隊的構成相當複雜,香港不少球員自願代表中華民國出賽,令到足總未能選拔出最佳的出場陣容出戰國際賽,但香港隊在有限人腳下也有不賽的成績,如1956年亞洲盃第三名。不過胡好盃與默迪卡盃的性質非亞洲足協正式比賽,出戰的「香港隊」其實為「香港聯賽選手隊」(港聯),當中包括了不少中華民國國腳,此情況至1960年代中後期才中止。
胡好盃首屆賽事於1952年4月底在新加坡舉行,香港隊在4月6日首戰與新加坡打和0-0,香港隊全場佔有優勢,但新加坡門將朱志成表現神勇,多次撲對港隊的射門,結果只好在翌日踢第二回合。在次回合,兩隊90分鐘以1-1打和,加時後仍難分出高下,所以兩隊各保存獎盃半年。翌年比賽轉移到香港政府大球場舉行,首回合新加坡又在朱志成左飛右撲下打和2-2,但在次回合最終戰勝3-0。


至於首屆默迪卡盃,以東方球員代表的香港(港聯)為冠軍,但在晉級過程中並沒有與新加坡對戰,至第二屆比賽才與新加坡有比賽紀錄。當年香港以劉志霖及姚卓然分別以一頭一腳,2-0鎖定勝局,當年香港為亞軍、馬來西亞奪冠。

1967年亞洲盃外圍賽
香港隊在中區外圍賽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南越及泰國同組。對戰新加坡的比賽香港由袁權韜及鄺演英入球,2-0擊敗新加坡,並且以全勝姿態出線。(詳情請參閱:香港足球隊打進亞洲盃決賽週的故事)

1977年世界盃外圍賽
10年後的世界盃外圍賽,香港又抽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這些老對手,香港隊與新加坡分別排名第一、第二,需要踢主客兩回合的複賽分出勝負。在首回合中,香港以中鋒尹志強在上下半場各入一球,但仍被客隊迫和。10日後作客新加坡國家運動場,前線大將胡國雄及後防黎新祥因傷缺陣,在主場七萬人的聲勢之下港隊仍打出好表現。港隊前線質素較好,多次展示出單對單個人能力,最後在上半場由鍾楚維作個人突破,再打cutback,由劉榮業扭過兩名對手勁射近柱網頂,最後一箭定江山,令香港晉級五強賽。(詳情請閱 : 【世界盃】香港隊最叻係邊屆?)

1979年亞洲盃外圍賽及1980年世界盃外圍賽
1979年亞洲盃外圍賽的港新大戰在曼谷中立場舉行,在前鋒鍾楚維狂入三球之下,以3-1力克對手。而1980年世界盃外圍賽則以香港主場,最後被對手以1-1迫和。
2025年的港新大戰,可能是1977年後兩軍最重要的對戰,而香港隊對新加坡的往積有壓倒性優勢,希望明天的比賽如是,贏新加坡出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