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廢墟探秘】叢林中的客家大宅

叢林中的客家大宅  為紀念屋主父親而建

一座隱藏在叢林的大宅,建於1932年,其後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大宅有著傳統客家特色,採用「兩堂兩橫」的典型設計,全宅共有16間房、6個廳堂和兩個內院,廳堂為全宅的中軸,兩旁都是橫屋,裡面有睡房和廚房,布局井井有條又互相連貫,正是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的精神,全宅多個單元式的斗廊房,亦充分體現了廣府及客家文化融合下「堂橫屋」的建築特色。

 大宅屋主是客家商人潘君勉,他為了紀念父親潘蔭華而特意從家鄉梅州邀請了數名工匠來興建此大宅,大宅亦被命名為「蔭華廬」。

熱心革命運動 資助在日的中國留學生

 潘君勉初年擔任過香港「萬通安記」商號司理,其後又與堂兄在日本神戶創辦「得人和」商號並擔任副經理,將日本的商品運到南洋各地銷售。

 在日本期間,就認識了孫中山先生,以積極方式支援其發動革命,至後期其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潘君勉也多次捐款以作支持,孫中山先生亦贈與「博愛」牌匾以表讚譽。在1920年代,當他到日本視察業務時,亦曾資助過中國留學生郭沬若和劉伯球等人。

大宅成為避難所及革命基地 港督曾到訪參觀

 潘君勉的背景,亦令大宅變得不簡單。大宅曾經成為了革命戰友避難的地方,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之稱的葉劍英就是當中的常客,國共內戰和抗日戰爭三次逃命到香港,都是居住在大宅內,居住時間長達數個月。在1938年,港督尤德夫人亦曾進內參觀,成為一時佳話。

葉劍英 潘君勉合照 (出處_人民網)

尤德夫人 (出處_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網站)

一級歷史大宅 多番面臨清拆危機

雖然大宅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但多次面臨清拆危機。在1980年代,為了應付新市區醫療需求,博愛醫院計劃擴建,就曾計劃拆卸大宅,但最後大宅都得以保留。至1990年代,大宅易手予中共全國政協常委徐展堂家族,其家族於1996年想大宅發展為私人住宅,但最後計劃被擱置。到2010年,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於大宅旁空地興建樓高五層的私人骨灰龕場,但申請失敗,業主擬改為拆卸大宅發展,屋宇署就與其商討保育方案,而大宅至今仍繼續荒廢,屋前雜草橫生。

政府保育私人歷史建築政策

 在香港,被荒廢的私人建築物有著很高歷史價值,雖然政府方面已經成立了古物諮詢委員會,制定相關歷史建築保育政策,當中有提出鼓勵私人業主保育其擁有的歷史建築,並在尊重私有產權情況下進行歷史建築保育的建議,例如成立「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和專為私人擁有已評級歷史建築的「維修資助計劃」,然而,政府這些措施旨在補償業主因保育歷史建築的損失,但這些誘因對業主而言,吸引力依然有限。很多私人歷史建築繼續被荒廢,疏於打理,這意味著相關政策有改善空間。

備註: 本文是以介紹廢墟背後的故事和歷史為出發點,並以「不公開地點」、「不破壞一物」為大原則來探索城市中的荒廢故事。

客家

• 20 11 月, 2017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