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康樂園在成為豪宅之前,原來是一位廣州將軍的快樂農場,而這位將軍是所有大埔人都耳熟能詳的李福林。
五十年代初因為公共圖書館等設施還未流行,民間籌建的圖書館有着強烈需求。不過當時在元朗竟有一間圖書館有着豐富藏書,更與因「水門事件」而惡名昭彰的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有關!1953年11月5日美國副總統尼克遜抵港展開三日訪問,在訪問中尼克遜同意了一間擬建的兒童圖書館以他命名,及後多年更持續關心並支持圖書館的運作。歷經遷移,加上冷戰下的政治考慮,圖書館最終低調地結束,實際藏書一直保存在元朗大會堂閱讀室。
1966年12月,「超群西餅店」在九龍太子道182號開張,有謂是香港「第一間港式西餅店」。李曾超群女士於是被稱爲「西餅皇后」。
在日治時期不少盟軍戰俘均受到日軍不人道對待,其中1942年10月1日,一架載有1800多名戰俘日本輪船里斯本丸,在前往日本途中被美軍潛艇擊中,令到800多人死亡
香港是東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假期亦有聖誕節、復活節等西方節日;又有農曆新年、中秋、重陽等東方節日,在云云假期當中,為何只有中秋節的假期是放翌日呢?
亞運最近進行得如火如荼,自1954年馬尼拉第二屆亞運會開始香港已經派出參賽隊伍 ,更由跑手Stephen Xavier在男子二百公尺中獲得銅牌。到1986年,香港終於贏得第一面亞運金牌,奪金的就是保齡球選手車菊紅。
戰後香港經濟轉好,市民收入增加,可以負擔汽車。於是車輛泊滿街道,違例泊車的情況嚴重。為解決問題,政府購買二百多個咪錶,希望車主將車輛放置在政府規定的車位。咪錶起初主要集中在中區,包括遮打道兩旁、德忌利士街,砵典乍街、域多利皇后街。
克拉克·亞卑路為史上首位以博物學角度,著書描述香港島上植物及岩石的西方博物學家。他正職是位醫生,是英國阿美士德訪華使團的首席船醫。亞卑路便是由英國植物學泰斗,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引介加入大使團。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邱園)更特別派遣專業植物護理員同行,助他沿途採集並製作標本。
「1914年6月28日,一名塞爾維亞民族主義份子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暗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最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以上就是一般香港人對斐迪南大公的認識及印象,基本上出場不足三秒就要同霞姨攞飯盒。事實上斐迪南大公與香港的故事遠比大家想像中密切,因為他在1893年7月曾經到訪香港,不但參觀了香港著名的維多利亞港、太平山、皇后大道等,亦都體驗過鴉片煙館、大會堂博物館、被華人畫家快速繪像等等深度遊經歷,令香港成為他在遠東次旅最愉快的一個地點。
現時美國與中國及香港關係可算是在低谷徘徊,不過在廿多年前正在改革開放的中國深受西方陣營青睞,美國(特別是商界)…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