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保衛戰】添馬艦與香港的故事(上)

添馬其實是位於英國西南面的一條河流,自1758年起英國皇家海軍便以命名艦隻。不過與香港最有淵緣的並不是第一代的…

Continue Reading

【香港保衛戰】香港淪陷 港督有沒有責任?

作為前英國殖民地,香港不少的街、建築物及機構都以港督及其他殖民地官員命名可謂十分常見。不過奇怪的是,唯獨有三個港督是並無以他們命名的地方,其中一個便是二戰時的港督楊慕琦。

成日聽老一輩講楊慕琦個名改得衰:「慕琦」「無棋」,唔怪之得你打輸畀日本仔﹗」唔通,真是「唔怕生壞命,至怕改壞名?」

1

【一戰爆發】世界大戰下香港人如何是好

說起世界大戰在香港,大家往往只記得二次大戰的香港保衛戰,其實香港的命運往往受世界大勢所影響,所以世界大戰爆發時的風起雲湧也經歷兩次了。
1914年的8月5日早上7時英國向德國宣戰,香港進入戰爭狀態,46萬市民紛紛思考自己何去何從,就讓我們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是怎樣影響香港社會各階層吧!

2

【駐港英軍】跑山多過你行路的啹喀兵

啹喀兵聽得多,但英國為甚麼會派遣啹喀兵來香港?啹喀兵與樂施毅行者又有甚麼關係?啹喀兵也有參與六七暴動?港識多史以歷史角度,圖文並茂讓你了解啹喀兵香港的故事。啹喀兵,「啹喀」之名取自八世紀尼泊爾印度戰士聖徒宗師Gorkhanath,由於一出生便被高山環繞,受天氣變化之苦的尼泊爾人,由此鍛練出非常人能比的適應力,加上嚴格的紀律和軍事訓練,啹喀兵團初步成型。

【軍事建築】留得低?留不低?——掃管軍營

建於1931年的掃管軍營原名是大欖軍營,後來為記念在馬來亞帶領啹喀兵的英軍上校 Lancelot Perowne,掃管軍營又改名為寶隆軍營。1948年,來自尼泊爾的啹喀兵被英軍徵召來港服役。馬來亞獨立後,英國把啹喀兵派到香港之餘,後來更將啹喀旅總部搬到香港。 皇家啹喀工程兵團就駐守掃管軍營。不得不說,掃管軍營有很多名字。

【駐港英軍】最後的英軍步兵 — 黑衛士兵團

來自蘇格蘭高地的黑衛士兵團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世紀,在近300多年的歷史中,先後參與了英國大大小小的戰爭。他們亦數次來港,成為駐港英軍。在1997年的夏天,他們有一項名留青史的任務,就是香港主權移交儀式。

【活化古蹟】壽臣山軍火庫大變身

壽臣山軍火庫,按英文翻譯,又名中央彈藥庫。軍火庫,想當然爾,自然是為了打仗。1930年代的時候,亞洲政治形勢動盪不安,蘆溝橋事變、太原保衛戰等接連發生,英軍為了應付日益惡化的局面,便在1937年於深水灣徑18號建立軍火庫,以取代金鐘域多利軍營軍火庫,並由大約六十名軍人駐守。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如英國陸軍皇家軍械團、皇家後勤兵團、皇家工兵團、印度旁遮普營和香港防衛軍等)。軍火庫可算是戰略重鎮,如果軍火庫淪陷,戰爭基本上輸定了,所以軍火庫的位置是絕對機密,地圖上也找不到。警匪片中的行動往往有代號,壽臣山軍火庫也不例外,「小香港」,即位處附近的香港仔之別名,成為了它的「暱稱」。

【識史知今】台灣二二八事件與香港

台灣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對香港人簡單來說,二二八事件就是在二戰後國民黨接收了台灣,卻與當地居民爆發衝突,最後導致數以萬計的台灣人被國軍屠殺。那麼一件遠在台灣發生的事件,其實也與當年香港政局相關。

4

【香港開埠】不聽上司的命令,使香港變成英國殖民地?

1834年開始,說話首任的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由英國遠道而來,負責統籌對中國的貿易事宜。隨他而來的,原來還有他上司格雷的命令:「尋找一個適當的港口,以準備軍隊之用」。而香港島便是律勞卑的首選。可是他多番嘗試追清政府施壓不成,最後更死在澳門,但他的計劃開啟了英國在香港建立據點的興趣。 律勞卑死後,他的後兩任接班人沒有佔領香港的意思,要到查理.義律接任才把這計劃發揚光大。

【日治時期】日軍在港的世界奇觀 — 忠靈塔

「糟了!是世界奇觀。」有玩過世紀帝國的朋友應該對世界奇觀並不陌生 ,在遊戲中各民族都有代表自己的建築物,拜占庭…

Continue Reading

1 ...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