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活化古蹟】當舊大埔警署變成綠匯學苑

大埔警署有兩樓單層建築物,包括主樓、職員宿舍,都有迥廊、紅磚場等英式風格,也有金字瓦頂的中式風格。主樓面向吐露港,設有炮台,可以守衛大埔海域的安全,1930年加上食堂大樓。在2009年的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計劃中,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成功獲選為合作伙伴將舊大埔警署歷史建築群活化成綠匯學苑以推廣永續生活。

【主教山水庫】「基建商業行先」政策 今時今日如何自救古蹟

主教山配水庫風波擾攘一天,事件由熱心市民留意到回填工程展開而開始,令人咋舌的是,回填工程範圍內的配水庫竟然是愛…

Continue Reading

【戲院歷史】普慶戲院——一百年前九龍的第一間戲院

油尖旺戲院林立,總有一間喺左近,但百多年前就沒這樣方便了,全九龍只有一間戲院,就是今日逸東酒店的前身——普慶戲院,雖然都叫戲院,但當時看的並非電影,而是粵劇,到底這個地方如何成為普慶,又如何轉變成逸東?就讓我們一齊看看這片地百年來的轉變吧。

【聖約翰座堂】2047大限與永久業權

買樓賣樓是香港人日常話題,不過每一位業主都會面對2047年地契到期,會否最後被政府強制收樓的問題。除了位於香港島政府山聖約翰座堂,因為他們是香港唯一擁有永久業權的土地。

【九龍清真寺】全港最大清真寺的前世今生

現時的九龍清真寺為全港最大的清真寺,於1984年落成。但事實上,九龍清真寺歷史可以追溯至鴉片戰爭時期。

1860年,中國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1890年,印籍穆斯林駐軍要求英軍抽撥一個可以容納數百人的場地作崇拜之用。於是,英軍於現今尖沙咀警署位置興建了臨時禮拜堂。

【香港公屋】公屋有咩地位?係港英時代留給香港人嘅禮物

住公屋有乜L嘢地位?公屋,是港督麥理浩為香港人解決房屋問題的一份心意,而非階級負擔;事實上,興建公屋亦是香港經…

Continue Reading

【軍事建築】西灣國殤紀念墳場

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共有 1578 座墳墓,長眠於該處的英魂包括陸、海、空軍,商船隊隊員,以及本地軍民。他們之中有英國人、加拿大人、印度人、澳洲人、紐西蘭人、緬甸人、荷蘭人,以及香港人。墳場入口亦建有西灣紀念碑,碑上刻有 2071 位未知葬身何處的軍人的姓名,當中包括英軍 1319 名、加軍 228 名、印軍 287 名,以及 237 名香港軍人。

【粉嶺裁判法院】新界第一間法院 如何大翻新?

戰後,港府開始發展新界。1961年,政府制訂新法例,理民官把有關民事案件仲裁的權力交由地方法院處理。前粉嶺裁判法院便是第一個在新界興建的裁判法院,於1961年啟用,為新界北部居民提供服務。

【貝聿銘逝世】一代建築大師與香港

貝聿銘,一個鼎鼎大名的華裔美籍現代建築大師,擅長透過幾何設計,讓自然光成為建築物和周遭環境的主角。他的作品遍佈世界各地,當中港人最熟悉的當然是中銀大廈和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但是不多人知道,原來享負盛名的貝大師十歲以前的童年時光就是在香港渡過,更鮮為人知的是,他在港的第一件作品並非中銀大廈,而是現今香港其中一處舉足輕重的公共建築、而第二件作品更是不少影視作品的常見「道具」。

【保育唐樓】香港的唐樓的建築特色係來自……

唐樓是開埠時便出現的樓宇,集合了華南、澳門、東南亞、西方及本土的建築特色。由於衛生條例及建築條例更改,唐樓發展出四個不同時期的設計。無電梯、殘舊、多劏房可能都是香港人對唐樓的印象,在嫌棄之前,我們不如了解一下唐樓的故事?

其實唐樓並非傳統中式建築,反而比較像「混血兒」,集各家之大成。這一點與香港本身的文化形成過程,是有點相似的。當然,唐樓亦不是香港獨有的,在新加坡、檳城等東南亞前英國殖民地稱唐樓為「店屋」、廣州稱其為「廣州騎樓」,澳門與香港同樣稱為唐樓,而各地的唐樓各有特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