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升中派位】以前小學生升中 竟然都要考公開試?

現今影響升中派位最主要的因素莫過於呈分試以及「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但原來近半世紀前小六生的放榜喜與悲全繫於一場升中試?想了解更多小學畢業生迎接「一試定生死」命運時候面臨的難關?就讓本文為各位介紹「香港學業能力測驗」的前身,又名「小學六年級會考」及「香港中學入學考試」的小六升中試。

【香港報紙】已經消失的工商日報及華僑日報

在香港主權移交之前,有兩份重要的中文報章:《工商日報》及《華僑日報》。兩者均以反共、親國民黨路線為主,時不時以「共匪」、「左仔」等字眼形容中國共產黨及其支持者。不過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工商日報》及《華僑日報》先後以經營困難為由而結業。事實上,反映出兩報對香港前途沒信心。

【港產片】三套張國榮主演經典電影

透過三齣由哥哥張國榮主演的作品:《胭脂扣》、《阿飛正傳》及《英雄本色》,希望藉由欣賞電影,為讀者安排一場時光旅行,帶大家回到電影中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的香港。

【廣東話】「行得快,好世界」與澳督被刺殺?

「行得快,好世界。走得嚤,冇鼻哥。」這句廣東話俗語,大家還是「小學雞」時應該成日講,揶揄一些行得慢的朋友仔。這句惹人發笑的俗語,其實是來自一件國際衝突,發生的地方正正是我們的鄰居澳門。

【廣東話】唔洗問阿貴 「阿貴」真有其人?

當我們談論一些人所共知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說「唔洗問阿貴」:例如我們肯定某人做了某些(壞)事,我們都會講:「唔洗問阿貴,一定係XXX做㗎啦」。

我們成日講「阿貴」,但「阿貴」其實是誰呢?又是不是真有其人呢?有趣的是,大家口耳相傳的「阿貴」不但是真實的,而且還有幾個嫌疑人。

【廣東話】農曆新年廣東話教室「恭喜發財」的來源……

近幾年,在中國的流行文化及香港的教育政策影響下,我們熟悉的中文用字好像有點轉變。「素質」、「優化」、「開通」等等的詞彙變得「老是常出現」。港識多史一直都希望以香港人熟悉的中文寫作,不過有時在耳濡目染下,有時亦會不小心用了「開通」這些詞彙。 (如果大家見到的,請溫柔地告訴給我們……)

農曆新年快要來了,除了希望大家記得「農曆新年」、「利是」是香港習慣的詞彙外,亦同大家細說幾個與新年有關的廣東話詞彙及背後的故事啦!

【廣東話】「爆煲」?「爆廠」?同六合彩前身有關?

「嘟嘟嘟﹗嘟嘟嘟﹗嘟 嘟 嘟嘟 嘟嘟,大家好,又到六合彩嘅時間喇,今日11月6號星期二……」六合彩是不少香港人幻想致富的途徑,毎逢彩池有巨額獎金時,馬會門口總是大排長龍。不過六合彩面世的時候,其實是用來取締一種昔日賭具——字花。

【廣東話】「收皮」原來唔係用嚟鬧人?!

叫人收皮我哋就叫得多,箇中的來源又是甚麼呢?其實「收皮」是來自香港早期的賭檔——番攤。番攤由賭場做莊,賭具是簡單的「攤子」(例如銅錢、骨鈕、瓷片,甚至蠶豆)。首先,莊家會抓一手攤子放入盅或碗內,當大家買定離手後,便開始把攤子四個一組(一組稱為一「皮」)地用竹枝分好,這個動作稱為「行皮」。至於「收皮」……

【廣東話】保衛母語 三十年代的粵語片救亡運動

大部分香港人的母語是廣東話這一點,應該沒有香港人會反對。但在歷史上想打壓廣東話地位的政權,卻不只一個。1930年代,香港及廣州便爆發了一場「粵語片救亡運動」,以抗衡當時國民政府對粵語片的打壓。究竟粵語電影界組織如何自救,保衛廣東話作為一個語言而非方言的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