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颱風】暴雨過後 1925年普慶坊意外

十號風球「山竹」遠離香港後整個城市都「甩皮甩骨」,更甚的是打工仔們在交通和道路尚未恢復的時候,要硬著頭皮上班。在大埔墟、上水和大圍的火車站,人迫人的情況有如除夕夜的尖東海旁一樣。

可是,颱風過後,危機便解除了嗎?

1925年的7月,一如香港的夏天,總會有幾個颱風來臨。當年7月14日的熱帶氣旋在香港掠過,與山竹不同,這股熱帶氣旋是在香港以東的汕頭附近登陸。打完風之後都有機會落返幾日令到「上水居民居水上」的豪雨。而這次的受災地區,不是大西北,不是北區、大埔,而是上環普慶坊。

1925年颱風的威力。(圖片來源)

當時的上環普慶坊是有錢、有地位的華人豪宅區,房子都是幾層高的洋房,住戶亦是「有頭有面」的大人物。由14日到17日,香港一直都在下雨,三日加起來的雨量超過400毫米。結果在17日的早上九時,一幅位於普慶坊上方的護土牆不勝負荷倒塌,大量山泥在一分鐘內淹至,沖毀了七間住宅。由於意外發生在早上,部分居民仍未起床,令到不少人走避不及被山泥壓死。最後意外共有75人死亡,當中包括定例局議員周少岐一家十一口,是香港單一山泥傾瀉死亡人數最多的意外。

災後的情況。(The Hong Kong Telegraph, 1925-07-18)
意外之後(圖片來源:Gwulo)
意外之後(圖片來源:Gwulo)

周少岐是二十世紀初香港的華人精英,不單做過東華三院主席,又是太平紳士,更是當時少數的定例局華人議員。事發時他一家十一口,包括周少岐的母親、妻子、兒子、新抱及孫仔女,據說其中一名新抱更已懷孕,實在可憐。

周少岐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不幸中的大幸是,周少岐的兒子周澤年因出外食早餐而避過一劫。另一個兒子周埈年則在事發時跌進了枱底,山泥沒有直接壓著他,因此保住了性命。

事後法庭舉行了死因研訊及提出改善方法,可是香港的夏季實在風多雨多,在之後的1926及1927年仍有類似的意外。而經周埈年與政府交涉後,政府亦出資買回普慶坊地段。

天災固然可怕,可是天災過後的人禍卻令人憤怒。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哋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中西區災難史

• 19 9 月, 2018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