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同性戀歷史】曲真的要拗直?香港的拗直治療

 

從十九世紀至今,「同性戀是病態」的謬誤想法一直存在。於西方精神病學發展初期,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病,故此當時的精神學家便發展出「拗直治療」,企圖透過不同方法改變同性戀者的性傾向。

於八、九十年代,瑪麗醫院便曾以電擊手法治療同性戀者。當時負責治療的醫生指出,他會將電擊接駁到「病人」的雙手,然後讓他們觀看肌肉男的裸照,使他們產生性幻想。當他們觸摸照片時,便會受到電擊。如果他們控制屏幕顯示出性感女士的照片,就可避過電擊。於1985年至1995年間,瑪麗醫院曾為最少20名同性戀男士進行電擊治療,但院方亦指治療並不成功。

而於千禧年代,香港則相繼有基督教團體提供「洗腦式拗直治療」。這些組織透過小組輔導方式,否定同性戀價值。其中以2004年成立的「新造的人協會」最為知名。但該組織否認提供「拗直治療」,只指出他們協助同性戀者進入異性戀。除基督團體外,2011年,社會福利署竟也加入「拗直」行列,舉行名為「給被同性吸引的青少年提供輔導」的講座,教授社工如何「拗直」同志青少年,而講者正是「新造的人協會」的主席康貴華醫生。講座提到不少「同性戀可被成功治療」的論點,引起各界關注,更被海外媒體報導,指這些治療非但不科學,而且非人性。不少同性戀者在接受治療後不但沒有改變性傾向,而且更出現抑鬱、社交障礙等後遺。

事實上,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早於1973年已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列表中剔除。香港心理學會亦於2012年發表聲明,指出同性戀及雙性戀不是精神病症,而是人類性向正常的現象;同時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拗直治療」有效及對人無害。由此可見,這些非人道治療,只是恐同者加深社會對同志歧視的一種手法。

1980s1990sLGBTQIA

• 26 6 月, 2017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